2025 年 8 月 6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君珏:巾帼丹心照千秋

黄君珏像(资料图)。

在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烽火岁月里,有这样一位巾帼英雄,她以三十载短暂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革命壮歌。当敌人的烈火吞噬太行山巅,她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用鲜血浇筑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她就是被誉为“火中三凤凰”之一的女烈士——黄君珏。

黄君珏原名黄维佑,1912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县。她天资聪慧、思想进步,14岁投身革命后,便在长沙市做妇女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她只身来到上海,考取复旦大学经济系,因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被选为学生会委员,曾组织领导复旦大学学生到南京请愿和营救被捕学生。1930年,黄君珏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34年参加苏区红军情报部远东情报组织。后来,由于叛徒出卖,情报组织遭到破坏。她机警地掩护打入武昌国民党“剿匪”行营的刘思慕夫妇脱险,自己却身陷囹圄,被国民党以“莫须有”罪名判处七年徒刑。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黄君珏由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保释出狱,在长沙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她随同爱人王墨磬前往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先后在太行文化出版社、《新华日报》(华北版)担任总会计兼报社经理部秘书主任等职务。1942年,华北新华书店成立,她又兼任审计室主任,亲自起草制定了华北新华书店政务管理制度和经济核算办法,深得领导和同志们的信赖。黄君珏对经济理论颇有研究,在《新华日报》(华北版)曾发表《关于抗日货币政策实施问题》,论述了抗日根据地货币金融政策问题。她天性豪爽、政治性强,为了便于工作,毅然将出生三天的独生子寄养在老乡家里,孩子从此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生身母亲。

同年5月下旬,日军集重兵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发动残酷的大“扫荡”,对八路军总部驻地辽县麻田地区进行“铁壁合围”。23日傍晚,《新华日报》(华北版)全体工作人员随总部的干部战士朝西北方向的十字岭突围。28日,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来不及突围的人员化整为零,分散隐蔽。6月2日,黄君珏带领10余人登上麻田与河北涉县交界的庄子岭高山,隐蔽在一石洞内分析敌情,准备对策。黄君珏说:“我们绝不能当俘虏,我还有三颗子弹,必要时非干掉两个敌人不可。”因洞内太小,难以容纳众人藏身,大家商定只留下黄君珏、王健、韩瑞三位女同志,其他同志另找地方隐蔽。下午3时,数十名敌军上山,蜂拥冲向洞口。石洞上是峭壁、下是悬崖,洞口两侧只有一条羊肠小路。三位女同志沉着应战,使敌人难以靠近。狡猾的敌人用绳子从洞口上方吊下柴禾,在洞口燃烧,浓烟烈火涌入洞内。黄君珏一个箭步冲出洞口,击倒两个敌人,在熊熊烈焰中,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纵身跳下悬崖,英勇牺牲,时年30岁。王健、韩瑞也先后从洞里冲出,冲向悬崖,却不幸被敌人抓住杀害。黄君珏和王健、韩瑞三人宁死不屈、迎火跳崖的壮举,被根据地军民称为“火中三凤凰”。

1942年11月4日,重庆《新华日报》刊登了《新中国的女战士黄君珏喋血太行》一文,并且配发了《为祖国流血——悼黄君珏女士殉国》的短评。指出:“黄君珏女士殉国,正如左权、何云等同志一样,发扬我大中华民族正气,表现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英雄气概。中华民族有这样坚贞不屈、英勇赴难的女儿,日本强盗永远征服不了中国。”当时在太行山上的著名诗人柯岗,写过一首名为《不知名的作者》的诗,诗中写道:“我们的女英雄突然飞出来了,她举着没有子弹的枪,她披着一身火焰,像一支暴怒的红色山鹰……”这位烈士的独生子也改名为黄继佑,以示永远继承烈士的遗志。

黄君珏用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她的英雄事迹永远铭刻在民族记忆的丰碑上。2015年8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黄君珏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奋勇前行。

(本报记者 李文娟 通讯员 张彦丽整理)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