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井下焕“新”
—— 昔阳县白羊岭煤矿以智能化建设推动安全高效“双提升”
![]() |
白羊岭煤矿。赵晓丽 摄 |
本报通讯员 赵晓丽 郑晓飞
走进中煤昔阳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白羊岭煤矿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巨大的屏幕上闪烁着各种数据和监控视频,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远程操控井下的设备。
“以前煤矿靠人工机械化割煤,现在实现智能化后,在地面调度室点点鼠标就能完成智能割煤,安全又轻松。”白羊岭煤矿智能化主管郭强说,“这不仅能把工人从危险环境中解放出来,改善了生产环境,更真正实现了综采工作面‘少人则安,无人则安’。”
智能化矿山建设是减人提效、实现安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白羊岭煤矿秉承“数智驱动、科技赋能”的理念,持续推动矿井智能化建设,已实现固定岗点无人值守、智能采掘、智能煤流等多个突破。
为保障建设落地,煤矿成立了以矿长为首的智能化建设组织机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同时设立由机电副矿长负责的智能化煤矿建设技术专业管理部门,负责矿井智能化各系统建设的规划、项目实施推进、安装调试,以及矿井智能化各系统日常运行的指导、监督管理等。
如今,1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实现“记忆截割+自动跟机”,2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达成“掘—支—运”自动化联动,井下现场作业人员的减少,极大降低了不安全因素。主煤流运输系统也实现从综采工作面到原煤仓的全程集中控制,“以前,皮带机启停得逐个岗位通知,现在地面就能远程操控,煤流大小还能自动调节速度,实现井上下皮带的一键启停。”白羊岭煤矿煤流运输系统集控员陈旭说。此外,中央变电所、盘区变电所各安设一套智能监控巡检仪,代替人工完成例行巡查,为井下安全稳定供电筑牢防线。
通过数智赋能,白羊岭煤矿的智能化触角已延伸到生产各角落。白羊岭煤矿机电副矿长董德海说:“我们把智能化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各智能系统、提升智能化水平,为实现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矿井目标而努力奋斗。”
锚定“国内领先、中煤一流”的智能化煤矿目标,白羊岭煤矿累计投入约9564万元,通过一系列“数智革命”,实现了从“人海战术”到“智能操控”、从“经验判断”到“数据决策”的跨越,推动安全与效率实现“双提升”。在昔阳县这片热土上,白羊岭煤矿正以智能化为笔,书写着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