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4支团队入选
本报讯 (记者宋向红)近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组织开展的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团队名单公布,山西农业大学共4支团队入围,其中重点团队1支、参与协同团队3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青年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同组织开展了本年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国各高校师生积极参与、踊跃报名,共有1680所高校的8013支团队8万余名师生报名。经专家审议,共有1000支团队入选重点团队,另有1000支团队入选参与协同团队。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普语传乡音·共绘振兴景”赴汾西县段村社会实践队入选重点团队。该团队立足深化院地联动,夯实共建基础,与段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并在与养殖户深入交流的基础上推广普通话,解决养殖户与技术人员沟通不畅的难题。依托科技小院,推动产教融合,开展技术培训,把普通话使用与帮扶指导和技术支撑结合起来。通过探索“废旧窑洞生态养羊”模式,将段村作为实践课堂和科研基地,将普通话推广到生产一线。通过塑造“窑洞生态羊”品牌价值,讲好“窑洞生态羊”特色故事,助力特色羊产业发展。此外,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语润乡兴”赴万荣县社会实践队、软件学院赴夏县“语润乡村推普行动队”、生命科学学院赴陵川县行远志愿服务队入选参与协同团队。各团队在实践地因地制宜加强科技帮扶,深入开展推普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始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将普通话推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在相关实践中积累了扎实经验。未来,学校将秉持“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初心,持续推动普通话推广工作走深走实,让普通话成为连接乡村和高校之间的桥梁和赋能产业发展的助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