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本报讯 今年以来,昔阳县界都乡长岭村以文旅开发为抓手,聚焦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让这座百年古村焕发新生机,走出了一条“文旅赋能、环境提质、百姓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为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长岭村曾因交通闭塞、设施陈旧,而使优质的古建资源和民俗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2024年,当地政府启动长岭古村文旅开发项目,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先手棋”,拓宽进村主干道,实现“车能进、人好走”;安装路灯,让古村夜晚亮起来;改造老旧管网,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新建4座旅游厕所,从细节处彰显人文关怀。
村民翟风如说:“村里最大的变化是污水能排出去了,再就是实现了垃圾不落地,每天都有专门的三轮车上户收集垃圾。环境美化了,品质提升了,如今游客游玩后对长岭村的印象都非常好,相信长岭村的明天会更好。”
基础设施的蝶变,让古村迎来“流量”转机。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长岭村接待游客已超5万人次。
“这几年,咱们先啃下了基础设施这块硬骨头:拓了路、装了灯、修了管网,连老房子都‘穿了新衣’。环境好了,游客自然就来了。你看这广场,以前是垃圾堆,现在成了游客歇脚、村民纳凉的地方。基础设施跟文旅发展拧成一股绳,既让村民住得舒坦,又能留得住游客,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乡村振兴。”长岭村党支部书记张五棠说道。
如今,长岭村完善的基础设施点亮了古村的“颜值”与“气质”,文旅产业则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一幅“景美、民富、村兴”的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郑晓贤 杨京津 李鹏 李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