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效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寿阳县以基层善治驱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 |
寿阳县社会治理和行政执法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 |
基层土壤孕育生机,治理根系连通民心。近年来,寿阳县聚焦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以中组部观测点、省级示范点、农村基层党建全省观测点“三点共建”为使命任务,以“新”的举措激发活力、以“领”的姿态筑牢根基、以“干”的实效破解难题,用一系列扎实举措提升治理能力,在点滴实践中书写出基层善治的鲜活答卷。
寿阳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居全市第一方阵,引领发展愈发强劲;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破30万元,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战斗力增强,战斗堡垒愈发稳固;“幸福寿阳”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加快落地,治理效能愈发凸显;干部激励机制完善落实,干部能力持续增强,争先氛围愈发浓厚……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党建引领下全县攻坚克难、凝心实干的有力见证,凝聚着智慧汗水,映照着为民初心,更激励我们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以“新”强基
创新“1881”机制提质效
寿阳县委立足“以新强基、创新体制”,锚定“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建统领全面工作”主线,创新构建党建领航“1881”数字赋能平台,为县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该平台聚焦8项重点任务落实、8张问题清单整改,通过“一个平台统筹、多方力量联动”,既可“一目了然”掌握责任单位的履职情况、工作成绩和问题短板,亦可“一眼看清”责任单位的优势强项和弱势差距,增强转化问题清单为效能清单的执行力,有力提振12个乡镇和64个县直单位履职尽责、争先创优的精气神,实现治理能力与经济发展双提升。
以“领”破局
轻车壮马纾解基层困境
寿阳县在破解“小马拉大车”的基层困境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用“轻车壮马”之举铺就治理增效之路。
做足“轻车”减法,为基层减负松绑。将每个部门单独考核整合为县委统一调度,乡镇考核指标从188项精简至26项,县直部门由347项优化为最多33项、最少18项;将原有2365个微网格减并为866个,优化网格职能,把网格管理服务事项从60项精简至24项,推动网格员专职化,实现治理方式迭代升级。
做强“壮马”加法,让治理提质增效。配强网格党小组、农村“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推动乡镇党建办规范化运行,统筹组织、宣传等职能6个岗位,推行“三名专职+N名兼职”协作模式,12个乡镇党建办均实现专岗专人独立规范运行。同时,注重提升基层保障,乡镇年均运转经费达100万元,村级达20万元,村“两委”干部报酬足额落实,确保基层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心劲成事。
以“干”惠民
真招实措办好民生实事
寿阳县着力织密基层治理网络,通过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以暖心服务增进民生福祉,凝聚多方合力化解群众急难愁盼,让党建引领下的惠民成果充分惠及群众。
寿阳县搭建基层治理综合调度平台,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成立县级社会治理服务保障中心,整合网格舆情、政务热线等端口,实现治理事项分流指派和服务“一网通办”,今年以来,累计收集处置各类事项3.1万件,办结率达98.2%;构建“网格预警+执法介入+人民调解”协同体系,通过排查源头遏制苗头性问题,推动执法规范高效,形成闭环治理模式;吸纳541名新就业群体人员兼任流动网格员,设立10个“快递小哥”红色驿站,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700余次;按照“15分钟服务圈”标准,建成“司机之家”“户外劳动者驿站”等20个服务阵地,提升了服务保障温度……一系列举措切实增强了群众幸福感,让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寿阳县将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把网格织密、把机制建强、把服务做暖,持续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用深耕实措筑牢基层治理根基,让民生温度浸润城乡,在共筑基层治理新篇的道路上,书写出百姓安乐、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