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报纸讲述历史 让铅字传续未来
![]() |
本报讯 (记者闫晓媛)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9日,由市关工委、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左权县关工委联合主办的苗世明家庭党史国史藏报展在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举办。
步入展厅,300余件珍贵报刊,仿佛是一扇扇时光之门,打开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品中,既包括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机关报刊《新青年》《向导周报》,也有定格重大历史瞬间的《大公报》“日本投降号外”;既有诞生于太行抗战烽火之中、由朱德总司令亲题报头的《胜利报》创刊号,在战火硝烟中传递胜利的曙光,也有《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太行山区留下的深刻新闻足迹,无不彰显着坚韧与力量。
展览现场,《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创刊号,以及记录中国人民以智慧和勤劳创造的数十个“新中国第一”的相关报纸也同步展出。每一张报纸都是历史的扉页,每一行铅字都是时代的注脚。它们是鲜活的历史见证,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创造与辉煌成就。
创办于1998年的苗世明家庭藏报馆,收藏有古今中外报刊6万余种、130余万份册,以及金、银、丝绸等百余种异型报纸,覆盖百余个国家。近年来,已接待中外参观者1000余万人次。
“此次展出的报纸,是我用了两年时间从50余吨报刊藏品中精心挑选出的,每一份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藏报馆馆长苗世明表示,这些跨越时空的报刊,历经世事变迁,已经泛黄变脆,但其中蕴含的时代信息与精神力量却历久弥新,期待通过观展能够激发师生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激励学子勤勉向学、笃行实践,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图为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认真参观展览。
本报记者 张浩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