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亩玉米地“喝”上“智能水”
![]() |
延家底村800亩玉米地配套节水灌溉系统。孔令宏 摄 |
本报讯 昔阳县延家底村800亩玉米地配套的农业灌溉工程自去年启动以来,历经数月建设,已于今年4月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一工程的落地,让延家底村彻底告别了过去大水漫灌的粗放灌溉模式,为玉米产量的大幅提升按下“加速键”。
延家底村以玉米种植为主要产业,村内800亩玉米地是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过去,受限于灌溉条件,当地一直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浇灌农田。这种方式不仅水资源利用率低,易造成水资源浪费,还难以精准控制土壤湿度,常常出现“旱的旱、涝的涝”等情况,直接影响玉米的生长状态与最终产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为破解这一困境,延家底村于去年启动农业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结合玉米地的地形特点与种植需求,科学铺设灌溉管道,安装智能控制设备,构建起一套高效、精准的节水灌溉系统。今年4月,工程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
延家底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秀青说:“去年村里下决心搞灌溉改造,铺设了1.9万多米管道,安装了300多个喷杆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喷灌半径有50米左右。今年的玉米秆比往年粗了半圈,穗子也沉,预计产量能达到1500斤,村集体能增收20万元。”
如今,走进延家底村的玉米地,昔日大水漫灌的景象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有序分布的灌溉喷头与管道。村民们只需通过控制设备,就能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情况,精准调节灌溉水量与时间,让每一株玉米都能“喝”上“智能水”。
“今年的收成错不了!我们春天选的抗倒伏品种,追肥时精选肥料,浇水都是按土壤墒情来浇。你看这玉米棒子,颗粒瓷实。等之后再晾晒晾晒,就赶紧联系收购商,今年肯定能比去年挣得多!”延家底村玉米产业园负责人王振国说道。
延家底村农业灌溉工程的竣工,不仅是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突破,更标志着村庄农业生产向精细化、高效化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未来,该村将依托这一灌溉系统,进一步优化玉米种植管理模式,持续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让800亩玉米地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田”。
(梁译方 孔令宏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