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出鞘” 守护黄河生态
本报讯 今年以来,灵石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本地实际,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难点,围绕生态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河湖库管理等关键领域,持续开展“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专项监督行动”。该院综合运用多种公益监督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为黄河流域灵石段的生态环境筑牢坚实司法屏障,努力实现河畅、水清、景美的生态愿景。
剑指非法取水顽疾,捍卫生命之源。水是生命之源,非法取水行为严重威胁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平衡。该院在辖区开展商业取用水专项监督摸排时发现,某企业仅通过与村委签订用水承包协议,便擅自将农村灌溉机井水用于生产。这一行为存在诸多违法违规问题,如未办理取水许可证、无视国家水资源取用审批制度、未缴纳相应水资源费,造成国有资源收益流失。对此,该院迅速行动,向县水利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整改。水利部门在法定期限内积极回复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目前,整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该院将持续跟进监督,确保非法取水问题彻底解决,护好珍贵的生命之源。
亮剑林地违法,守护绿色根基。森林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地保护至关重要。该院在履职中发现,辖区某公司在未办理林地使用手续的情况下,擅自雇用机具在某村集体林地内取土覆盖煤矸石。经技术人员现场勘验,该公司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面积达1900平方米,此行为严重破坏国家森林资源,损害生态环境。发现问题后,该院及时发出检察建议,要求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切实维护国家林地和森林资源安全。在检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该企业已全部缴纳罚款,受损林地也已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此次监督有效遏制了林地违法行为,捍卫了区域生态绿色根基。
督办流量监管,畅通生态命脉。水资源保护与河湖生态流量监管对于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意义重大。该院聚焦这一领域违法问题开展重点监督。在实地走访某水库公司时发现,其虽安装生态流量监测设施,但接入的监控平台视频监控画面呈黑屏状态,设备显示离线;生态流量数据仅更新至上一年度,后续数据缺失,生态流量监管存在明显漏洞,可能会对下游养殖及水质安全造成不良后果,严重影响黄河流域水生态安全。针对上述问题,该院立即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切实履行生态流量保护职责,有效维护汾河流域水生态安全。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履职,迅速联系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检测维护。目前,设备已恢复正常运行,生态流量监管得以有效落实,为黄河流域水生态安全畅通了生态命脉。
灵石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强化司法监督力度,深化跨部门合作机制,探索创新监督方式,强化监督质效,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