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守护晋中年的温度
本报记者 王志敏
“这十年,我不是在策展,而是在进行一场漫长的文化寻根。”说这话时,陈卯灵正在布展现场仔细调整获得金奖的《龙舞人生》照片。作为连续十年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策展人,今年他带来的“怡然见晋中:《晋中·春节记忆》摄影展”也被众多观展者称为“最具温度的一个展览”。
十年,从青丝到白发。“第一次策展时我还是个满头黑发的‘新人’,如今已鬓角染霜。”陈卯灵笑着捋了捋头发,“但我觉得这十年很值。每一年都在与摄影对话,与文化对话,与这片土地对话。”
在他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2024年的布展《老家晋中》,陈卯灵边回忆边感叹:“作为地道的晋中人,我每年都会来这里,带着不同风貌的晋中让大家一饱眼福,观赏晋中新的模样。”
“晋中社火,是中国春节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活态传承的典范。它特色鲜明、种类繁多、保存完整。”陈卯灵的眼睛闪着光,“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剪窗花、蒸花馍,那种温暖的年味儿,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
为了筹备本届摄影展,他带领160余位摄影家进行了创作,最终选定了196张照片完成了今年的策展。2024年12月,“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晋中以非常之力打好“文旅牌”,通过全域联动与精品展演,再现“中国社火”的磅礴气象,也让“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品牌更加夺目。
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九,晋中11个县(区、市)举办了300余项社火活动,涵盖了十余个传统项目,形成了城乡互动、高潮迭起的节日节奏。元宵节当天,全市精品社火节目在榆次区集中汇演,掀起狂欢的最高潮。
“摄影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陈卯灵指着自己拍摄的一张《拜年》的照片说,“你看这位老人脸上的皱纹里都洋溢着喜悦,这种真实的情感是摆拍不出来的。”
当被问及是否会继续策展时,陈卯灵坚定地说:“只要晋中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做下去。这十年让我明白,策展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使命。”
临别时,陈卯灵透露了一个小心愿:“希望未来十年,能带着晋中故事走向更多的国际舞台,让世界通过我们的镜头,看见最真实、最动人的晋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