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5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下一篇 2025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中沃土待君来

—— 我市参加“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北京专场活动

本报记者 郝宇佳

太行风起邀俊彦,京华诚筑黄金台。当三晋大地的人文厚重邂逅首都北京的人才高地,一场跨越地域的 “人才之约” 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顶尖学府次第绽放。9月22日至24日,带着对人才的渴求与满满诚意,我市随省委组织部 “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团赴京,以 “晋” 彩纷呈的展示、“京” 诚所至的邀约,在莘莘学子心中播下 “赴晋中干事创业” 的种子,于金秋校园奏响 “双向奔赴” 的动人乐章。

■“晋” 心筑巢 ——

政策搭台、文化为媒,诚意满京华

走进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祖龙广场、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广场、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的晋中展区,“怡然见晋中 晋得其中逐梦而行” 的主题易拉宝格外醒目。学子们只需轻松扫码,便能一览晋中全貌,从平遥古城的青砖黛瓦到乔家大院的晋商传奇,从人才补贴的“真金白银” 到重点岗位的 “量身定制”,市情、政策、岗位一目了然。

展台上,吉祥物“晋宝”以憨厚姿态迎宾,兽形觥文创摆件氤氲着千年晋韵,文旅套票一卡通裹藏着“怡然见晋中” 的诗意,小巧的文创冰箱贴更成为学子们喜爱的“城市名片”。现场工作人员热情发放市校合作手账与政策折页,细致解读引才亮点。此次晋中集结28家 “实力派” 单位,从守护民生健康的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到深耕绿色纸业的山西强伟纸业,再到赋能科创的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创新科技集团等,覆盖医疗、基建、文旅、科技等关键领域,携118个岗位释放427个用人需求。博士生最高53万元、硕士生最高31万元的补贴标准,吸引众多学子驻足咨询。

近年来,我市与清华大学在社会实践和人才培养方面合作关系密切。今年,我市与清华大学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9月22日,清华专场活动期间,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专程回访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并座谈,进一步深化合作共识。

■“农”墨重彩 ——

校地协同、赋能农业,科创结硕果

9月24日,我市与山西农业大学、晋中国家农高区、神农集团联合开展“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中国农业大学专场活动,活动聚焦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市委组织部、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专程拜会中国农业大学,围绕深化市校合作、推动农业科技转化,推动“产学研用” 深度融合开展座谈,并实地调研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科研平台建设、技术攻关方向,为后续人才交流、项目合作奠定基础。

博士恳谈会精准引才。山西农业大学围绕2025年度博士引进需求,邀请百余名中国农业大学青年博士围坐交流,不仅介绍学科建设成果、博士岗位细则,还现场解答 “科研经费支持”“子女入学保障” 等疑问,以诚意吸引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扎根晋中。

合作签约会聚力攻关。晋中国家农高区管委会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在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双方围绕有机旱作农业和特优农业前沿课题攻关达成合作意向;同时,晋中国家农高区4家企业分别与中国农业大学王小芬、吕春利、马韫韬、吴文学教授团队签约,聚焦土壤改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牛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检测技术研发等相关领域,让科研成果真正落地田间地头。

这些举措不仅拓展了我市与首都高校的合作维度,更搭建起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的高水平平台,为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京”都共鸣 ——

才情激荡、意向云集,共绘新蓝图

“晋中既有专业对口的企业,又有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清华大学地学系博士生李申奥捧着岗位表,眼神里满是期待。首都医科大学应届生小王同样心潮澎湃:“卫生系统岗位又多又全,补贴力度远超预期!这样的诚意非常打动我。”

数据见证热度,本次人才宣介会上,我市累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26人次。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学子对晋中发展潜力的笃定认可,更是城市与人才 “需求契合、愿景同向” 的生动印证。

引才不止于现场对接,更重在长远共建。活动期间,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赴《中国人才》杂志社专程拜会,围绕人才生态建设、校地合作深化等议题深入交流。作为人才工作领域的权威期刊,《中国人才》的专业视角将为我市人才工作注入新动能。此次交流是我市主动对接高端资源、寻求专业赋能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市人才工作正以更开放的视野、更专业的标准迈向新阶段。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鸣京华,愿栖晋中。金秋的京华校园里,晋中引才的诚意与温度化作阵阵“晋风”,成功在首都人才高地掀起 “晋中热”。面向未来,晋中已为英才备好成长沃土与阳光雨露,只待广大青年才俊扎根这片热土、逐梦奋进,与这座 “晋得其中” 的城市双向奔赴,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