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防线 共护家园平安
本报讯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榆社县高度重视节日期间安全保障工作,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周密部署、精准防控,全面筑牢安全防线,为人民群众营造平安祥和的节日氛围。
周密部署,压实责任链条。榆社县将“双节”安全防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提前召开会议,全面统筹假期安全防范工作。各乡镇(城区)、开发区、各部门及各企业,精密制定安全检查方案与防范措施,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各责任单位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将任务分解到最小工作单元,确保安全责任直达“神经末梢”。实施过程中,榆社县建立“有安排、有部署”推进机制,通过每日调度、定期通报等方式,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精准防控,紧盯重点领域。结合秋冬季季节性特点和节日特色,榆社县瞄准重点行业领域开展精准化安全管控。在危险化学品领域,加强“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安全监管,深化黑加油点“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节日期间避免开停车、工艺变更等高风险操作,确需开展的严格实行提级管理。在建筑施工领域,深刻汲取近期事故教训,加强长大桥梁、隧道、起重机械、深基坑等危大工程施工安全管控,严查抢工期、赶进度、冒险作业行为。在交通运输领域,严格落实重大节假日“三十条硬措施”,强化隧道桥梁、大流量路段、景区周边等重点部位的交通监测和监管执法,严厉打击“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行为。在文化旅游领域,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多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景区、宾馆旅店等重点场所开展全面安全检查,加强缆车、索道等设施设备检查,强化景区人流监测和引导,做好限流和错峰分流。在消防和人员密集场所,着力整治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违规动火用电、锁闭安全出口等突出问题。通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切实提升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强化应急,做好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确保通信畅通、反应迅速。榆社县消防救援大队、森林防灭火队及各乡镇、各部门、各类应急救援队伍保持临战状态,随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县文化和旅游局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涉旅部门每日报送安全生产情况,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在20分钟内电话报告、30分钟内书面报告。同时,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对现有应急救援装备进行全面检修维护,补充购置一批新型救援设备,确保一旦发生事故或险情,能够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装备物资快速响应,实现分层分级处置、有力有序应对。此外,还组织开展了多场应急演练,提升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广泛宣传,营造安全氛围。在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的同时,榆社县还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安全知识,提高群众安全意识。组织开展“安全知识进社区”“消防安全进校园”等系列活动,通过现场演示、知识讲座等形式,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同时,鼓励群众通过1235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等渠道,反映安全隐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维护安全的良好氛围。
(程煜媛 任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