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硬化惠民生 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本报讯 乡村要振兴,道路是基石。今年以来,介休市义棠镇聚焦群众“出行难”,将街巷硬化列为重点民生工程,通过对接专项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农村破损路面改造,既焕新村容村貌,又打通村民“出行路”、铺稳产业“致富路”,为宜居新农村建设夯实根基。
在白岸村的街巷硬化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轰鸣声、推土机作业的震动声此起彼伏,施工人员各司其职,或俯身平整路基,或细致铺设水泥,一派繁忙有序的建设图景。
此次硬化工程将覆盖全村82条街巷,总长超7600米、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直接惠及261户、560余名村民。
“工程从5月份开工以来进展非常顺利,目前已完成总量的70%,预计到10月底全面竣工,到时候将给村民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白岸村村委委员高建军介绍道。
小宋曲村则立足产业发展需求,把街巷硬化与特色产业升级紧密结合,探索出“路畅业兴”的联动发展模式。作为村里的传统支柱产业,笤帚加工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过去因村内道路狭窄破损,产业发展受限。为此,小宋曲村主动申请乡村振兴项目,在新建笤帚加工厂房的同时,同步启动3条道路的硬化改造,总面积达4800平方米。
街巷硬化不只是修一条路,更是暖民心、利长远的基础工程。义棠镇各村街巷硬化工程均设立了监督小组,以“村委领导、党员参与、群众监督”模式,配合监理全程监督质量。同步整改道路旁“四乱”问题、提升人居环境,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道路通畅了,群众的出行难题得到了解决,产业发展的堵点也就打通了,惠民实事实实在在办在了群众心坎上。
下一步,义棠镇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服务群众为导向,持续推进街巷硬化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并结合各村产业特色配套运输通道与便民设施,让道路既连接“家门口”的便利,又支撑“产业链”的壮大,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申伟华 赵郑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