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源转型助力晋中资源型经济转型再上新台阶
晋中市委党校 石王芳
能源,作为工业的“粮食”与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以能源转型助力资源型经济转型,是山西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极端重要的任务。
晋中,作为山西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在全省乃至全国积极推进能源革命与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肩负着摆脱能源依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晋中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在我省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中体现晋中作为,答好能源转型的晋中答卷,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入脑入心落实落地。
近年来,晋中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制造业壮大升级以及新赛道产业规划布局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寿阳新元矿建成全国首座5G矿井,全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高达97.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总量已达732万千瓦,占总装机的55.4%,能源多元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在制造业壮大升级方面,新能源汽车、特钢型材、碳基新材料等8个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灵石和介休两个焦化绿色循环产业园建成,全市焦化先进产能达100%;在新赛道产业规划布局方面,晋中加速医疗器械、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布局。然而,晋中资源型经济转型仍面临诸多挑战,进一步推进能源转型迫在眉睫,以能源转型助力晋中资源型经济转型再上新台阶,需要在多个方面协同发力。
聚焦技术创新,提升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驱动力。要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提高煤炭生产加工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水平。加大对煤炭清洁燃烧、煤炭分质利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例如,可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在煤炭开采环节,推广无人化、智能化开采技术,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开采效率与安全性;在煤炭加工环节,应用先进的洗选技术,降低煤炭杂质含量,提高煤炭品质。同时,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储能等关键技术。积极引进国内外新能源领域的高端人才与先进技术,培育本地新能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晋中特色的新能源产业技术体系,提升能源产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能源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路径。一方面,要推动能源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在保障煤炭稳定供应的基础上,提高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在能源生产与消费中的比重。合理规划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布局,加强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互补融合,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加强能源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以能源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发展能源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产业。比如,利用晋中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生产高端化工产品,提高煤炭附加值;依托新能源产业发展,带动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完善政策体系,为能源转型提供有力保障。政策支持是能源转型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强对能源转型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制定完善的能源发展规划与政策法规。加大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信贷等手段,鼓励企业投资新能源项目。例如,对新能源企业给予税收减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设立能源转型专项资金,支持能源技术研发与项目建设。同时,建立健全能源市场监管机制,规范能源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能源领域的安全监管,确保能源生产与供应的安全稳定,为能源转型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能源转型是晋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通过聚焦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政策体系等多方面的努力,晋中一定能够在能源转型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走出一条具有晋中特色的能源转型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协同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