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5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下一篇 2025年1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灵石县华苑社区

用“适老温度”托起幸福夕阳红

▶华苑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为老年人进行日常体检。
◀居民在华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

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公布2025—2026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名单的通知》,灵石县城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华苑社区凭借扎实的养老服务基础、创新的基层治理模式与深厚的敬老爱老氛围,成功跻身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单位行列。这不仅是国家层面对华苑社区老龄工作成效的权威认可,更是灵石县积极响应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县域范围内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升级树立了标杆。

华苑社区地处灵石县城区西北,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社区,居住着2059户居民共5487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达904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6.5%,老年群体服务需求集中且多元。自启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筹备工作以来,社区始终秉持“以老为本、服务为先”理念,将创建工作与网格化管理、民生服务提升、基层治理创新等日常工作深度融合,从老年人最关心的居住安全、出行便利、精神需求等细节入手,逐步构建起“安全有保障、生活有便利、精神有寄托”的养老服务体系,此次入选全国创建名单,正是对社区前期努力的充分肯定,也为后续工作开展注入了更强动力。

环境优化

以适老空间筑牢幸福养老根基

居住环境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核心要素,从日常出行的每一步台阶,到夜间归家的每一盏路灯,再到休闲休憩的每一处角落,环境的安全性、便捷性与舒适性,直接关系着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与安全感。华苑社区深刻把握老年群体对居住环境的特殊需求,以“安全、便捷、温馨”为核心目标,从细节处发力,推动社区环境实现适老化蝶变,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里住得安心、过得舒心。

在居住环境优化上,社区聚焦老年人生活高频场景,开展“楼栋适老微改造”行动。针对老旧小区楼道防滑问题,更新磨损严重的扶手,重新铺设楼道地砖,逐户排查更换损坏的声控灯,确保老年人夜间上下楼“脚有支撑、眼有光亮”;组织老年人开展消防知识培训与应急演练,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此外,社区还持续推进绿化美化与垃圾分类工作,清理楼栋堆积杂物、铲除“牛皮癣”小广告,让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多了份安心与惬意。

在出行与服务设施完善方面,华苑社区重点打造“无障碍+便民”的生活场景。对社区主干道、休闲广场等老年人集中活动区域进行无障碍改造,增设坡道、安装休息座椅,方便轮椅通行与老人休憩;规范小区停车秩序,划定非机动车专用停放区,提倡“人车分流”模式,减少车辆通行对老年人的安全隐患。同时,加速推进社区食堂建设,优化周边敬老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功能布局,形成“15分钟敬老生活圈”。

如今的华苑社区,楼道扶手稳固、路灯明亮,道路平坦无障、绿植生机盎然,休闲座椅随处可见,老年人们出门散步、买菜、参加活动既安全又便捷,曾经的城乡接合部社区,已蜕变成让老年人安心、子女放心的宜居家园。

服务升级

以全维保障织密老年幸福网络

围绕老年群体“医疗有保障、生活有照料、权益有维护”的核心需求,华苑社区严格依照创建工作方案规划,从特殊关爱、医疗服务、生活照料、权益保护等维度发力,推动社会化助老服务提质增效,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关怀。

在特殊群体关爱上,社区依托“全科化网格”管理体系,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特困老人、孤寡老人等重点人群建立“一对一紧急联系卡”,发动网格员、志愿者、辖区党员经常上门对水电气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并协调上报维修,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有他们在,我一个人住也踏实”,社区居民李爷爷的话道出了特殊老年群体的心声。

在医疗与生活服务供给上,社区构建“双网络支撑”模式:一方面依托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搭建医疗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上门医疗、老年健康教育等服务;另一方面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生活照料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日间照料、代购物品等基础服务。

此外,华苑社区还开设老年权益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调解服务,并针对老年人易遭遇的赡养纠纷、财产纠纷、电信诈骗等问题,通过案例讲解、手册发放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帮助老年人提高法律意识,保障其赡养、财产、婚姻等合法权益。

关怀润心

以人文温度点亮老年精神生活

在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中,华苑社区不仅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关怀与价值实现,通过丰富文化活动、搭建参与平台,让老年人既能享受温馨陪伴,又能发挥余热,在社区大家庭中收获归属感与幸福感。

以节日为纽带,社区精心策划系列主题活动,让传统文化与敬老氛围深度融合。每逢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喜迎佳节到,欢乐闹元宵”“浓情迎端午,慰问暖人心”等活动如期开展,志愿者与老年人一起包汤圆、裹粽子,热闹的氛围驱散了独居老人的孤单;围绕“倡导新型婚育文化”等时代主题,社区还组织专题文艺汇演,用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戏曲、快板等形式传递新思想。同时,社区创新打造红色初心馆、清廉馆、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定期邀请老党员、老干部开展廉政教育讲座,组织参观学习活动,不仅让老年人在红色文化与清廉风气中提升思想觉悟,更带动辖区居民、未成年人共同参与,潜移默化中营造出尊老爱老、崇德向善的社区氛围。

为让老年人从“被服务者”转变为“参与者”,社区积极搭建基层治理平台,激发老年群体的“银发活力”。依托社区活动场所,孵化老年组织和文体团队,引导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便老年人就近参加各类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会认同感;通过居民代表会议、业委会等途径,鼓励老年人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充分听取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为基层治理赋能升级。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不仅让老年人的意见得到尊重,更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银发力量”。

从适老化的居住环境,到全维度的服务保障,再到有温度的人文关怀,华苑社区以“老年人需求”为核心,把老年友好的理念融入社区建设的每一个细节。未来,社区将以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单位为契机,持续优化服务、创新举措,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安全、便捷、温暖”的幸福图景覆盖更多老年群体,为县域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华苑经验”。

(郭苗文)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