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1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版  下一版第06版:晋中视点
2021年5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呵护生态 守望美好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将日期改为5月22日。

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应当从你我做起,不伤害野生动物,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动静总相宜

湖河、林草、鸟禽、走兽……良性共生的生态环境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温床,也让身处其间的我们尽享生态宜居、生活美好的幸福时光。

我市地处黄土高原,复杂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植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加之全市上下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乔灌果花药茶整体见效”为思路,突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示范市建设,面上厚植生态底色、点上打造景观精品。持续优化的生态环境,吸引来更多珍稀鸟禽、走兽,一些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的植物也陆续在晋中扎根。

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动植物保护中心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市有陆栖脊椎动物22目、68科、307种,其中鸟类248种、哺乳类35种、爬行类19种和两栖类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褐马鸡、黑鹳、金雕、大鸨、秃鹫、金钱豹、原麝7种,二级保护动物有勺鸡、大天鹅、小天鹅、鸳鸯、小麝鼩等33种。

全市植物生态系统中,被子植物科、属数量及占比较高,涉及区系组成复杂,共112科、509属、1080种;蕨类植物共12科、15属、28种,种类数量虽不多,却是环境条件是否优良的“晴雨表”;裸子植物种类贫乏,仅5科、10属、13种。我市分布的松科主要常绿树种有白皮松、油松、樟子松、华北落叶松、雪松等。

植物和动物和谐共处、动静相宜,使环境更生态、更宜居,有效增强了我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记者张莉芬)

天鹅水上游

每年春暖花开之时,在寿阳县松塔水库,常常会看到身影靓丽的白天鹅在此休憩,给碧波荡漾的湖面增添了一道迷人的风景。

在榆社县云竹湖湿地,初春之时,美丽的白天鹅追随着春天的脚步如约而来,或振翅欢歌,或翩翩起舞,勾画出一幅秀美的生态画卷。

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偶有成群的白天鹅在这里嬉戏,有的在水中觅食,有的一动不动晒着太阳,使沉寂的农田变得热闹起来。

左权石匣水库、太谷庞庄水库、昔阳郭庄水库等地都曾留下白天鹅的身影。白天鹅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雁形目鸭科的一个属。这一属鸟类是游禽中体形最大的种类,俗称“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

据了解,白天鹅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在迁徙途中,会落下来歇歇脚,但对落脚的水面非常挑剔。近年来,随着我市生态环境不断美化,水库中饵料丰富,加之水库环境治理良好,使其成为白天鹅最佳的栖息地之一。

此外,动物迁徙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搏斗,在长达数千里的迁徙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鸟类迁徙的知识,更要保护鸟类、守护自然,尽量少去打扰和驱离它们,也是一种爱护。

(记者闫晓媛)

豹群山中跑

“你看,这只豹子悠哉地从镜头前走过,仿佛在秀自己模特般的身姿。”4月26日,和顺融媒体中心抖音号上的一段华北豹在和顺山林间行走的小视频吸引了众多网友围观。

和顺县地处太行山与太岳山交汇区,县域广袤,森林葱郁,生物多样性完整丰富,是太行山华北豹关键种源地。华北豹是我国独有的大型猫科动物亚种,是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也是自然环境健康状况的指示物种,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近年来,和顺县深度学习、践行“两山”理论,明确“生态立县”,围绕“生态和顺”发展战略,紧抓环保、生态,全面部署“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大力探索、发展县域、农业农村经济,保证脱贫扶贫工作稳步迈进。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一步步见证了生态家园不断向好,“生态立县”的优势日益突出。从2013年起,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猫盟与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在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内,展开了一系列针对华北豹及华北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性科学监测。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2013年,和顺县委、县政府在该县西部划定了约占全县面积一半的地域,成立“和顺县西部生态功能保护区”,在该区域内不搞污染性工矿企业、避免大规模开发,为华北豹的核心栖息地加装“安全网”。

(记者张凯鹏)

鸟儿林间鸣

图为在和顺县境内发现的各类鸟类。

“献鸠放生”“为鸟种树”“爱鸟颂法令”……人们不仅把爱鸟、护鸟当成一种美德,还把保护鸟类列入法规,遵守执行。

在寿阳,有一位摄影家,用十多年时间拍下了262种当地鸟类,还将这些照片集结成册,丰富了当地鸟类资源数……他就是热爱拍鸟的摄影家郝海珍。

郝海珍今年57岁,2011年,他开始用相机拍摄鸟类。为了拍到不同种类的野生鸟类,业余时间,他跋山涉水,几乎走遍了寿阳的每个角落。在郝海珍的拍鸟生涯中,有一段经历让他记忆深刻。这是他和猛禽鹗的故事。郝海珍说,为了让一只鹗认识他、接受他,他足足用了两年时间。最后,鹗把他当成了朋友,不再抗拒他的拍摄。他就是这样凭着耐心和恒心,拍摄出了鸟类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他精心整理了这些摄影作品,出版了《百鸟朝阳》《伴鸟飞翔》等多部画册,并编制了《寿阳野生鸟类名录》,填补了寿阳野生鸟禽记录的空白。

据了解,全世界现存鸟类有9000多种,中国有1000多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鸟类是广泛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和趋势的最准确的表征之一,许多重要的鸟类栖息地生长着众多濒危动植物种,通过保护鸟类和它们的生存环境,人类就能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希望有更多人像郝海珍一样爱鸟护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记者张颖)

策划:路丽华

统筹:闫晓媛 摄影:曹伟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