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将至,你准备好了吗?
十年磨剑,一朝出鞘。高考即将拉开大幕,苦读十余载的学子们,将迎来人生中的重要一战。那么,如何安排饮食才能让考生们大脑高速运转,精力无限充沛?考生们如何摆脱焦虑,轻松备考,以最好的状态完成高考?
冲刺
常态自信迎高考
“高考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5月25日,屡次接受市、县媒体邀请,为高考学子提供复习策略,为最后冲刺指点迷津、鼓劲加油的寿阳一中教师刘丽芳告诫广大高三学子,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更要放松心情,以稳定的心态应对高考,争取在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中取得好成绩。
万丈高楼平地起。刘丽芳是一名资深的语文教师,从教近30年来一直奋战在教育一线,晋中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国家“十二五”规划课题、省市县课题参与者。作为一名带领十几届高三学子“从千军万马中冲过独木桥”的优秀教师,刘丽芳向广大高三学子“支招”,最后阶段的复习要侧重于知识梳理、巩固基础知识,不适合再刷题,做题的难度和量都要有所降低。“高考50%的题都是基础题,30%的题是中度题,也就是说,80%难易适中,只有20%的题才是所谓的难题”,担任高三班班主任、语文课教师多年,她以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再三强调,重点必须放在复习基础知识上。
具体该如何查漏补缺?首先是回归课本,浏览一遍课本知识:文科的经典篇目,如语文的文言文、英语的“reading”及理科的概念、例题、公式、原理等。同时,要将以前考试、模拟考试、练习题中曾经做错的题目再过一遍,弄清楚自己错误的地方在哪里,原因是什么,然后查缺补漏,扎实基础,掌握技巧,总结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苦读十多年,成败在此一举,很多学子会拼命抓住最后的时间进行复习,有的甚至不眠不休,结果适得其反。对此,刘丽芳认为,三年的寒窗苦读,让大部分高三学子习惯了晚睡早起,如果第二天白天的学习、生活没有因为晚睡受到影响,就没必要刻意修改自己的生物钟,去强求早睡早起,只要保证充沛的学习精力即可。
最后,刘丽芳为广大高三学子鼓劲:有条不紊,按步就班,放松心情,常态备考。相信自己,一定会以最好的成绩回报苦读,如愿考上心仪高校,开启属于自己的瑰丽人生。(张莉芬)
心理
积极暗示可减压
“马上要高考了,我心里特别紧张,总是莫名其妙地失眠、胃疼、拉肚子,很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对高考产生影响。”5月24日,即将参加高考的晓蓉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
十年寒窗苦读,盼的就是高考金榜题名,然而高考前的短短几周,却是最难熬的。晓蓉说:“我平时成绩还可以,身体素质也不错,可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莫名紧张、失眠、烦躁不安、乱发脾气,有时还会出现胃疼、手抖、心慌、心跳加速的状况,拉肚子现象尤为严重。”
晓蓉的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今年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小赵学习成绩颇为优秀,然而高考前由于家长不合理的升学要求让他感到压力很大,焦虑万分,患得患失的情绪使小赵常常夜不能寐,全身无力,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出现大幅度滑坡。高三学生小倩说:“每天专注于复习考试,很害怕高考来临,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对一切都感觉无所谓,和同学、家人都不想说话,感觉自己心理生病了一样。”
针对这类问题,晋中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杨卫东表示,胃肠道是心情的晴雨表,所以人们常常把肠胃称之为人的“第二大脑”,它会随着人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人在精神高度紧张和压力太大时,引起的心理变化可引起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讲,这也是正常的。
他认为,处理紧张情绪问题如同拍皮球,用力越大反弹越高,承认它、面对它、接纳它,是最佳方法。如果出现过度紧张情绪,可以采取一些减压方法。第一,放松。闭合双眼轻轻对自己说“放松”,重复多次,并注意体验全身松弛的感觉。第二,深呼吸。有意调节呼吸,在吸气时绵长、缓慢、深沉,体验身心平静的感觉。第三,积极暗示。回忆愉快的情景,果断地对自己说“高考不就是平常的一次考试嘛,尽力而为就可以了”。(马永红)
饮食
清淡是第一原则
高考在即,学生营养均衡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备战高考期间的饮食安排方面,专家建议三餐营养应均衡,做到清淡、养胃、补脑、利眠。
“千万不要寄希望于几天内就提高智力的保健品,在考试期间,最重要的是保障食品卫生,让考生上考场的时候不至于因为肚子不舒服而影响临场发挥。”我市从事营养健康顾问工作的杨丽琴表示,高考前考生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肠胃吸收能力减弱,其食谱不用刻意更改,主要以清淡为主,均衡膳食,维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之间的正常比例就好。
干脑力活儿,饮食宜清淡。杨丽琴介绍,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确很重要,多种神经递质要靠它们来合成,但人一天也就需要几十克蛋白质,吃太多没有额外的好处。举例来说,如果你干了一天体力活儿,可以用大鱼大肉慰劳自己;但干了一天脑力活儿,饭后还要继续干,就不能多吃给消化系统带来沉重负担的食物。压力越大,越要吃清淡简单的食物,才能保证饭后不至于昏昏欲睡,工作效率下降。
除了食补,有的家长还通过让孩子喝咖啡、浓茶、红牛等一些功能型饮料来提神,这可取吗?杨丽琴说,考生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就完全可以精神饱满地备考、参考,不建议靠功能型饮料来提神。过量饮用这类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会让人的神经变得兴奋,一旦大脑过了兴奋状态就会比平时更加疲惫,考生在复习时也会更加疲劳。
杨丽琴列举了几个简单易行的食谱:
早餐:吃两个菜(肉)包子,一碗小米粥,粥里面可以加各种米、粗粮,一个鸡蛋,加上一把草莓、一勺核桃仁。
午餐:备考期间最好准备一肉一蔬一汤。如果孩子不爱吃某一种蔬菜,可搭配豆制品和鸡蛋或多种类混合在一起,如炒三丝等,但要保证饮食清淡。主食米饭或面条要充足。
晚餐:晚饭七分饱,否则胃肠道负担过重,会影响学习。主食以馒头、红薯等粗粮为主,搭配清淡的菜。加餐以小米粥、牛奶、酸奶等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最后,祝福广大学子,以梦为马,时光不负,考场与人生皆有所得。(闫晓媛)
策划:路丽华 统筹:闫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