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5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版  下一版第0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下一篇2021年7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全面小康筑通途

我市交通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公交开到群众家门口
百里蔬果田园文化体验廊带
百里画廊“黄金谷”

记者 路丽华 史俊杰

百年梦圆,全面小康。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放眼晋中大地,越织越密的乡村道路、愈发畅通的交通动脉,仿佛乡村振兴道路上一串串耀眼的明珠,在更加宽广的视野中,照亮了全市群众全面小康的梦想。

百业兴起,道路先行。这是市委、市政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是全市交通人在公路上精雕细琢的绣花之作,是全市上下为我省转型发展蹚新路奏响的交通乐章。

这是一组组镌刻在乡村大道上的数字:“十三五”期间,全市农村公路完成投资89.6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43倍,是我市农村公路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8036.5公里,是“十二五”时期的5.1倍。新增通车里程123公里,总里程达到14137公里,占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的87.6%。

这一组数字,意蕴深远,事关党心温暖民心,事关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乡村振兴战略,事关晋中转型大局。

路在前方,条条大路在晋中热土上纵横交错,像一把把金钥匙,开启了各县(区、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之门。

太行山上,平坦大道让左权县280余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红色传承、绿色生态、多彩民俗、特色产业、旅游资源连点成线,东部实现与河北邢台天河奇峡休闲旅游区等相接,南部实现与河北涉县娲皇宫等太行养生度假旅游区相携,与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相拥,得益于此,农家乐、乡村民宿、采摘体验、山地车户外运动等乡村旅游业态全面点燃,近3年来,全县旅游接待人次年均增长46%,“太行之龙”旅游板块正在被激活。

灵石、太谷、榆社等地,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便民服务赢得群众交口称赞;南同蒲县际旅游客运成为游客首选;交邮融合打造“电商+快递+农村物流”新模式,累计建成2332个农村物流节点,实现了300人以上建制村物流节点全覆盖。昔阳县挖掘人文底蕴,托起乡村振兴,花坛、景观石、绿化带交相辉映,20个特色公路休闲区,方便了行人、扮亮了公路、美丽了乡村,更多人走上了康庄路。

大道通途,联通的是四方,推动的是绿色运输。全市更新新能源公交车辆1598辆,更新新能源出租车1783辆,占比达到100%。加快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步伐,共开通了12条太原晋中城际公交线路。市城区、10个县城区以及乡村振兴示范廊带绿色运输示范区创建初见成效,31个I/M站信息共享机制基本建立健全,交通、交警、环保联合执法有效打击了超标排放行为,圆满完成了7546辆国三及以下排放阶段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

一川清水泽桑梓,两岸锦绣绘美景。在晋中汾河岸畔,道路已然不仅仅是道路,而是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人工湿地建设、水质净化工程、生态绿化美化工程、堤顶彩色观光道路建设……恢复河道岸线自然之美,修复河道水、陆生态空间,恢复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理念被全面植入。道路,在推进汾河沿线“风光美起来”的过程中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一路向前,两侧有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太行山上,条条大路犹如玉带盘山曼舞,抖擞出老区人民脱贫之后奔梦新征程的激情;汾河岸畔,大道直行畅通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抒发着高质量发展的豪情。到2025年,全市农村交通条件和出行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农村公路发展总体水平居全省前列。

蓝图已然绘就,奔梦正在路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市将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更多群众快步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筑造通途。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