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领袖嘱托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看晋中
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不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严格落实能耗“双控”措施,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9月29日,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牢记领袖嘱托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看晋中”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新闻发布,邀请市能源局节能监察支队支队长白德才、市工信局副局长陈玉斌,围绕我市新能源产业建设进行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能源局
持续推进能源电力转型发展
近年来,我市新能源聚焦集中式做大做强、分布式做细做精两个方面,加快发展节奏,持续提高新能源装机占比。截至目前,全市已并网投运的新能源装机规模328万千瓦,其中,光伏157万千瓦,风电156万千瓦,生物质发电15万千瓦,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市总装机比例35%。
去年,在省能源局大力支持下,我市获批新能源指标300万千瓦,为晋中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项目获批后,该局高度重视,全力推进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积极推动开工建设。目前有3个光伏项目在今年6月30日前并网发电,其余项目将在年底前陆续建成投产。全部项目并网后,晋中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将达到600万千瓦,占全市总装机比例将达到50%。
大力建设新能源发电基地。我市东部山区各县,风光资源丰富,可以开发建设百万千瓦规模新能源基地。为了推动资源完整高效利用,我市委托专业设计院,对全市风光资源进行全面摸排,合理规划,配合已建成的清洁高效火电机组,开发建设独立储能和抽水蓄能电站,逐步建成我市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新能源发电基地。去年列入国家第一批大型风光基地的三峡新能源昔阳“光伏+储能”等项目,目前正在抓紧建设,预计年底前将陆续投产发电。
积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发展抽水蓄能是省委、省政府持续推进能源革命、实现能源转型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安排新一轮全市范围选点排查。目前,共选出10个点位,4个已完成项目初步分析报告编制,取得省自然资源厅不占用生态红线批复,并报省能源局申请纳规,其余6个作为储备站点正开展前期工作。
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利用。分布式新能源具有就近接入、就近消纳的特点,是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积极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去年介休市、灵石县、寿阳县列入国家整县屋顶光伏试点。在做好整县屋顶光伏开发的同时,积极推动在企业、园区、校园、交通等各个场景,开发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吉利汽车、晋能光伏、晋晟鼎业、榆次热电、国网公司各变电站分布式光伏系统已经建成,介休安泰焦化、寿阳交通产业园分布式光伏正在建设,灵石县中煤九鑫焦化、昔阳中煤能源、山西职教港分布式屋顶光伏正在谋划中,全市分布式光伏即将迎来更大发展。
除此之外,该局还积极探索氢能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我市煤炭资源丰富、产业链相对完善的优势,采用煤炭制氢、煤气化制氢方式,进一步加快晋中氢能产业全链条集群式高质量发展。在地热能方面将尽快实施摸清地热家底、科学开发利用的新发展理念,并针对地热能的赋存条件、赋存状况、资源量情况以及埋藏深度,结合本地区实际和特点加快进行地热能开发。
(记者 闫晓媛)
市工信局
新能源汽车产业动能强劲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省全力打造的14个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的重点产业之一,也是晋中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引擎。
2011年,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吉利晋中基地)成立,拉开了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帷幕。自此,晋中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立了“政府+链主+产业园”联动模式,由吉利这一“链主”引领,十余年来,从零部件生产到整车制造,从一户主体企业落地,到纵向几十户上游零部件配套企业以及下游销售产业的同步延伸,再到保罗、斯纳德、美锦等主体企业,以及宏立至信、泰鸿、拓普等整车配套零部件项目的陆续落地建设,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日趋完善,集群优势逐步形成。
今年1至8月,作为“链主”企业的吉利晋中公司累计生产乘用车新能源车67047辆、产值133.6亿元,商用车7433辆、产值6.3亿元,合计产值140亿元,同比增长89%,重卡已交付85台、在产50台,整体业绩实现稳定提升。
今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晋中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积极稳妥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我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市以新能源汽车、绿色甲醇为竞逐赛道,升级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力争三年成型、五年成势,构建千亿级甲醇经济生态。
晋中市作为全国最早从事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应用的试点城市之一,在甲醇汽车生产、甲醇燃料制备技术、甲醇燃料加注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先发优势。2019年,吉利汽车推出了全球首款M100甲醇重卡;2021年1月,吉利旗下的远程新能源汽车商用车发布了国内首款甲醇双挂汽车列车;2022年6月22日,吉利首款醇电混动轿车——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正式下线,成为全球汽车领域首创首发,同一天,山西首款甲醇重卡正式下线,标志着山西汽车产业甲醇能源应用取得新突破……晋中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千亿级甲醇生态加快形成。
当前,我市正在大力推进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已取得初步成效。乘用车方面,积极在出租车、网约车领域推广使用甲醇汽车,目前已在市城区、榆社、和顺交付57台,年底前全市将完成250余台醇电混动出租车更新;同时,已有12台醇电混动轿车网约车投入营运,预计全年网约车可推广100台。甲醇重卡方面,已有订单191台,已生产83台,交付49台,还有意向订单200台左右。
同时,城市输配体系建设正在加强。全市正常运行甲醇加注站14座,正在改造2座,年内可投运。现有山西佳新甲醇燃料调配工厂一座,调配生产能力6万吨/年。甲醇加注相关手续的办理已经理顺,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甲醇加注布点,输配体系瓶颈已经解决。另外,我市已分别与山西交控集团和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协议,综合布局推广甲醇加注体系,推动形成油、气、电、醇“综合能源岛”,为将来甲醇汽车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下一步,该局将通过省市联动,实现全省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信息共享,积极为相关企业与吉利晋中基地搭建合作平台,进一步提高汽车产业本地配套化率,与下游汽车应用行业企业探讨甲醇重卡示范性应用场景,奋力向千亿级甲醇经济新生态迈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 闫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