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幸福触手可及
本报讯 (记者 路丽华 通讯员 李浩) 11月8日,在左权县寒王乡里长村马改珍家中,记者看到,老两口手腕上都戴着智能手环。这款智能手环通过无线定位、数据传输,可实现对佩戴者的位置监控、轨迹查询和预警提醒。“自从有了这种智能手环、家里安上监控,一旦有了紧急情况,村委会就会第一时间来照看我们。”像马改珍家一样,在里长村有89户老人安装了可穿戴智能设备和“火柴盒”监控设备。作为山西省首批、晋中市唯一“2022年度山西省乡村振兴数字化示范村”,里长村在中国外文局的定点帮扶下,在左权县委、县政府支持下,率先让村民们体会到了“数字化”为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幸福感。
里长村位于左权县城北,距县城24公里,全村现有145户385人。像周边其他村一样,这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务工,老龄化和空心化程度相对较高。中国外文局帮扶工作队驻村后,于今年年初主动对接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并同县乡村振兴局研究讨论制定方案计划,成功帮助里长村申报成为2022年度山西省乡村振兴数字化示范村。
里长村乡村振兴数字化示范村项目负责人任孝明介绍,该村数字平台包括web页面和APP两大块,包含产业、治理、民生、人居环境、安全五大部分。通过物联网及信息化技术将智慧养老、黑山羊养殖、森林防火等模块实现数字化管理,助力产业的发展。
里长村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监测”等高科技手段,将数字技术与民生管理融合,实时监测重点关注对象的身体状况,依托日间照料中心打造智慧养老新样板。同时,围绕乡村党建、乡村政务、村务管理、矛盾纠纷、防返贫动态监测等内容,创新融合微网格治理模式,让基层网格员更便捷地参与基层治理,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村”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该村还以数字乡村平台为底座,结合黑山羊养殖、晋梅杏种植等特色产业,打造生态养殖和电子溯源系统。结合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可视化呈现和远程智能化操控,提升特色产品附加值,加快乡村经济转型升级。
里长村党支部书记高艺卿说:“我们将立足左权县区域特色农产品开展线上直播带货,培育乡村经济网红,带动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开启数字化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
寒王乡党委书记申继红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寒王乡将以里长村乡村振兴数字化示范村建设为突破口,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打造既服务本地居民又彰显地方特色的治理品牌,让数字技术更多融入乡村生活,成为农村养老的“好伙伴”、乡村治理的“好帮手”、产业发展的“好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