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下一篇2022年1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节、控、调、换、补、管

祁县采取六大措施治水节水

祁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平台 通讯员 赵耀鹏 摄 

本报讯 (记者 闫淑娟) 11月14日,记者从祁县水利局获悉,近年来,该局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围绕“用好地表水、留住天上水、多用再生水、涵养地下水、保障生态水”的原则,重点推进节、控、调、换、补、管,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节,强化重点领域节水。该县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推广农艺节水和水肥一体化措施,创建昌源河、杜家庄2个省级节水型灌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园区2.1万亩,节水综合效益达27%,年节水130万立方米。启动国家灌区管道输水灌溉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设集高效节水灌溉标准示范、技术展示、设备展览、教育培训“四位一体”的国家级节水示范园区。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工程,工业用水计量率达100%。加快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建设,降低供水管网漏损,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

控,严控开发规模和强度。重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秸秆还田地力培肥、耐旱技术集成推广等工程,推动有机旱作农业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扩大低耗水和耐旱作物种植比例。祁县经济开发区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鼓励绿色产业发展,推进高耗水工业结构调整,建立重点节水型示范企业5个,推进节水型园区建设。

调,多渠道增加水源供给。进一步完善县域小水网建设,加快实施调蓄水库配套工程,加强科学调度,逐步增加供水量,为地下水超采治理创造条件。在保障正常供水目标的前提下,为昌源河水系进行生态补水,回补地下水。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实施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祁县鸿宇市政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中水回用年向昌源河生态补水490万立方米、向乌马河补水240万立方米,全部作为绿化灌溉和生态补水,回用率达100%。

换,实施地下水水源置换。大力推进城乡规模化集中供水和管网延伸工程建设,构建以规模化水厂为主体、小型分散工程为补充的新型城乡供水工程体系,建设集中规模化供水水厂2个,地下水超载区实施水源置换、计量入户,有效压减城乡生活和工业地下水开采量。连续实施汾河堤外节水工程、昌源河灌区水源置换工程、酥梨基地提水灌溉工程等,替换水源、关井压采,逐步用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压减农业对地下水的开采量。

补,实施河湖地下水回补。利用法国开发署欧元贷款实施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对沿线36公里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完成乌马河和昌源河下游河道清淤和堤防加固工程,加快推进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项目建设,确保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同步实施,为生态补水和地下水回补提供稳定、清洁的输水廊道。充分挖潜开源、科学调度,增强水源调蓄能力,通过多水源联合调度,在保障生活生产正常用水的前提下,对完成清理任务的昌源河、乌马河相继实施生态补水,每年多水源联合生态补水近980万立方米。

管,严格地下水利用管控。通过强化地下水禁采限采管理、深化水权水价制度改革、强化科技支撑引领、充分发挥节水协会作用等办法,严厉整治违法违规取用水行为,逐步实现全县城乡居民阶梯水价制度、水资源税超计划加价征缴。建立高效节水灌溉管理平台、城乡供水智慧管理平台、地下水资源监测平台等智慧节水平台。目前,该县建立农民节水协会117个,为推进全县节水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