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蹚出兴业富民新出路
本报讯 (记者 路丽华 通讯员 王邦慧)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开展以来,祁县峪口乡牛居村党支部为改变过去村庄果树、玉米的传统种植模式,经过多方考察、反复论证,把发展食用菌“鸡腿菇”作为产业转型的突破口,谋新思变、主动作为,打响食用菌产业发展“特色战”。
11月14日,走进峪口乡牛居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回村创业的食用菌种植基地技术员白俊珍正在查看“鸡腿菇”食用菌培育生长情况。2020年,在牛居村党支部的引领下,白俊珍回到牛居村创业,开始培育“鸡腿菇”食用菌,经过两三年的培育实践,“鸡腿菇”种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到今年8月份,这里已销售“鸡腿菇”6万余斤,目前还培育“鸡腿菇”包1万包,预计产能6至7万斤,可实现经济效益约24万元。
近年来,为改变单打独斗的生产经营方式,祁县峪口乡牛居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采取党支部议事、村集体出场地、示范户出资的模式,创新“党支部+村合作社+示范户带头”的发展思路,新建“鸡腿菇”食用菌窑洞6个,棉被菌棚6个,改变原先单一卖菇(原料)的现状,为乡村产业振兴夯实根基。
祁县峪口乡牛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祥明介绍,该村发挥紧邻九沟风景区区位优势,共流转整合连片土地40余亩,为产业转型提供土地资源。同时,今年种植玉米套种大豆,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增收4万余元。
另外,该村有效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进一步打开食用菌销售市场,提高自身农产品知晓度和附加值。白俊珍对食用菌基地发展充满信心,她说,今年,村党支部在现有食用菌基地生产规模的基础上,积极促成与灵石县大牙叔味业食品有限公司签署“鸡腿菇”酱代加工协议,现已制作“鸡腿菇”酱2万瓶,已销售过半,实现销售收入10万余元,初步形成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的一条龙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