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治糖尿病,开启健康新生活
(上)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翟志丽
作者简介
翟志丽,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山西省老年医学会老年内分泌代谢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基层卫生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内分泌分会委员,晋中市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秘书,晋中市医学会科学普及专业委员会委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已经由原来的“富贵病”变成了老百姓常见的慢性疾病,我国是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9%,患者总数约有1.25亿,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27%。近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上升且发病日趋年轻化,给人们的健康以及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糖尿病主要危害是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今年11月14日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Diabetes: education to protect tomorrow)”。旨在让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和糖尿病患者获得更优质的糖尿病教育。今天我们就再次共同学习糖尿病的新的知识。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症状加:随机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或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两小时血糖浓度≥11.1mmol/l,就可以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患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但多数糖尿病患者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如果出现以下表现,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除外糖尿病可能:1、频繁出现餐前低血糖,在吃饭之前有非常明显的饥饿感。2、有些肥胖的人会在脖子、腋窝、大腿根处出现皮肤发黑的情况,可能是糖尿病的表现。3、怀孕生产时孩子属于巨大儿,这类女性一定要在产后定期复查血糖;4、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5、出现手脚麻木,走路会有一种踩棉花的感觉。6、皮肤总是容易生疖长疮。女性常发生泌尿系感染及阴道炎等。7、身体有伤口不容易愈合,哪怕是一些小伤口也是如此。
糖尿病高危人群有哪些?
1、年龄≥40岁;目前中老年群体仍然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四十岁以上的人,要每年做一次糖尿病筛查。
2、有糖尿病前期史,包括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或两者同时存在。糖调节受损表明身体调节血糖的功能已经出现异常,属于糖尿病前期,如果不及时给予干预治疗,有较大几率发展为糖尿病。
3、超重[体质指数(BMI)≥24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4、静坐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有遗传倾向,糖尿病患者亲属得糖尿病的几率,要比普通人要高,因此此类人群要定期检查血糖。
6、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7、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 mmol/和(或)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性糖尿病病史者;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群,也有可能会让血糖升高。例如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等等。
1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者。
高危人群比普通人群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越多,患糖尿病的风险越大,应在高危人群中及早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干预的最终目的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并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
俗话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各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心脑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可表现为脑卒中、心肌梗死、间歇性跛行等,也有部分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受高血糖影响,直到出现心梗都不会有明显痛感。因此要谨防糖尿病患者出现无症状心肌梗死可能。下肢血管严重者足部破溃不愈可引发糖尿病足,甚至导致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每半年至1年要去医院做一次足部检查。检查足部皮肤有无异常紫绀、破溃等,检查肢端痛觉、温觉、触觉是否正常,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怀疑血管病变者可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进一步确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