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提诉求 网上看进展 线下见效果
本报讯 (记者 路丽华 通讯员 范金宇) 矛盾纠纷无小事,便民利民解难题。为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今年以来,祁县在全市率先成立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中心,由该县县委政法委牵头组建,整合司法、行政等多家单位,实行县、乡、村协同运作,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访调、诉调有效对接,实现社会矛盾纠纷一体化运作,一站式调处,“五双”联动,多措并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针对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揪心事”,尤其是各类矛盾纠纷,祁县县委政法委自主研发了微信小程序“昭馀格事”,一部手机,足不出户,轻轻松松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难题。
前段时间,段某和孔某因土地问题产生纠纷,两人通过微信小程序“昭馀格事”进行了上报,很快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两个上报人不约而同地表示,“上报没几天,县里、乡里、村里调解员就来了,将事情处理了,办事效率真高,我俩现在和好如初。”
祁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中心工作人员马志香介绍,群众通过“昭馀格事”上报事件后,系统后台就会同步接收到事件信息,根据相对应的类别,通过祁县综合治理管理服务平台,第一时间进行分流处置,及时推送给相关部门进行办理,群众所报事件会自动生成专属二维码,群众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到事件办理的全过程,形成“一案一编码、一码管到底、全程可追溯”,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
“昭馀格事”的出圈,有效打通群众反映诉求“云途径”。居民可以通过扫描事件编码随时掌握事件处理进度,形成“实时提诉求、网上看进展、线下见效果”闭环管理。
同时,祁县县委政法委在全省率先自主研发了“祁县矛盾纠纷预警分析研判系统”,在矛盾纠纷源头管控、事前防范上做文章,全面实现了县域矛盾纠纷预防“工业自控”管理,通过凝聚和发挥基层智慧,第一时间、最小成本解决问题,构筑起预防化解矛盾纠纷、遏制重大信访案事件、刑事案件和社会问题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新突破。
祁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中心工作人员岳娟介绍,群众通过“昭馀格事”上报的各类案(事)件,经“祁县综合治理管理平台”收集汇总后,同步链接“祁县矛盾纠纷预警分析研判系统”。根据数据统计结果,23类矛盾纠纷案(事)件,分时间、事件类别分别进行“四色”分级预警,并自动生成“全县矛盾纠纷压力指数”,量化体现整体矛盾纠纷“本质状态”,参照近3年各类矛盾纠纷案(事)件,自动生成《祁县矛盾纠纷整体态势分析报告》《月度矛盾纠纷预警研判报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工作预案》,数字赋能矛盾纠纷预警研判分析全过程、各方面。
线上方便快捷,线下暖人暖心,祁县人民法院入驻中心设立“法官工作室”,第一时间介入进行诉前调解,努力将矛盾风险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中心的专职解调员还积极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咨询服务,既解“法结”又解群众的“心结”。比起信访、诉讼等解决途径,人民调解耗时短、成本低、办结快,成为越来越多群众解决矛盾的首选。
祁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中心主任贺爱民表示,祁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中心聚焦方便群众“就近提诉求、只需提一次、最多跑一地”的要求,统筹职能部门与基层力量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事件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采取“政法部门集中入驻、职能部门轮换进驻、涉事部门随叫随驻”方式拓展中心职能,着力打造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的实战平台,真正让群众“进一家门、办多家事”。今年以来,该中心接待来访群众897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11件,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