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门”的太姥姥
□榆次区太行小学学生 格琳喻
我的太姥姥1947年参军,1949年入党,作为一名普通的战士,参加过解放太原的战争,曾荣立二等功。后来到了地方工作,太姥姥有着稳定的工资,姥姥经常给她买新衣服、保养品,舅姥爷也每月给她零花钱,现在的太姥姥完全有能力享受优裕的生活,但她却对自己十分“抠门”:穿着好多年前的涤纶蓝色衣裳,袖口的边儿都磨得泛了白色,裤子是妈妈上大学时候的校服,脚上是一双灰色的运动鞋,鞋带束口处的塑料早已磨光,抽出了几条丝线。
太姥姥每天看书、读报,这是当兵时候养成的好习惯。当她看到太谷区石亩村的孩子们喝不上热水时,立马和报社核实情况,拿出自己的存折为素不相识的孩子们买了两台热水器,匿名邮寄到学校。这样的捐助还有很多,数目大大小小。但是,每一个受赠人的地址和电话都被太姥姥整齐地记在她那个本子上。每次问她会不会心疼钱,对自己“抠门”的太姥姥却说:“这点钱算啥,你要知道,我们党抗战能取得胜利就是靠着老百姓一推车一推车推出来的。”
太姥姥还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一到假期,就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学校放假,双职工孩子没人带,她就留到自己家。有一次,太姥姥正在做饭,我和表哥放学回家,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响,这时,传来了邻居家小两口吵架的声音,太姥姥饭也不做了,关了火急忙跑去邻居家敲门,给邻居调解矛盾。我的太姥姥啊,一直到我下午上学走,才笑眯眯地回来。她说:“这事儿让我碰上了,那我就得管,就跟我们在部队时候班长管我们似的,就跟一家人一样!”
《颜氏家训》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我们家就是这样,只要东西没有坏到无法使用,姥姥绝对不会更换,邻里之间有个忙要帮,她总是积极响应。而到了我妈妈和舅舅这代,更是如此,水滴筹、红十字会都有他们捐款名字。这也深深影响了我,假期加入志愿服务行列服务群众,对于我而言已经是不可或缺的活动了。
这就是我的太姥姥,一个“抠门”的老太太,也是带给我们家宝贵精神财富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