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我省鸟类新纪录 我市发现小鸦鹃
![]() |
在榆次区潇河湿地公园拍摄到的小鸦鹃。 通讯员 乔红霞 摄 |
本报讯 (记者 史俊杰) 7月14日,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林草发展中心传来好消息,山西古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鸟类摄影师乔红霞,日前在榆次区潇河湿地公园进行鸟类资源连续监测时,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山西省鸟类新纪录——小鸦鹃。
小鸦鹃,是杜鹃科、鸦鹃属的中型鸟类,体长30至40厘米,外形似褐翅鸦鹃,通体黑色,肩和翅栗色,但体型较褐翅鸦鹃小,且翼下覆羽为红褐色或栗色。小鸦鹃为留鸟,通常栖息于草地、灌木丛和矮树丛地带,喜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昆虫和小型动物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小鸦鹃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湿地是各种野生鸟类繁衍生息的家园,鸟类资源的丰富度和种群健康度直观地反映出湿地生态环境的优劣。自2022年3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启动榆次区潇河湿地鸟类资源监测项目,截至目前已监测到鸟类118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黄胸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天鹅、鸳鸯、白琵鹭、水雉、鹗、灰脸鵟鹰等。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林草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连续监测掌握鸟类资源动态变化,对于我市检验潇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成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此次小鸦鹃的发现,证明我市潇河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鸟类资源愈加丰富,更为山西省鸟类资源名录增添了新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