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2024年6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元解纷 巧解居民烦心事

记者 李娟

“高主任,赵法官,我来给你们送锦旗啦!”近日,市城区晋华街道新建东社区综治中心内人头攒动,居民李伟(化名)面带感激,手中紧握一面写有“社区枫桥如归家,多元调解暖人心”的红色锦旗。

接过锦旗,新建东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高翠玲笑道:“老人的赔偿款到位了,你们的心结总算解开了。”一旁的榆次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二级特邀调解员赵乃喜也连连表示:“能帮到你们,我们很开心。”

看着眼前的一幕,大家知道又一起社区纠纷在调解团的手中达成了和解,综治中心的多元调解机制也再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榆次区人民法院在综治中心设立法官工作站,每周二会有法官或调解员到现场解答法律问题。我们依托法官工作站,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建设,建立‘法官+社区+N’的多元解纷新模式,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产生,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安全。”高翠玲介绍,李伟便是综治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受益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6月初,李伟的家人在某药店为其母亲买药,工作人员因配药疏忽开错了药,李伟的母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错药物,最后导致身体不适住院治疗。

“我们要求药店对我母亲进行赔偿,承担所有住院费用及精神损失费。可药店却认为我家人自身也有责任,不愿意全部赔偿。高主任,赵法官,你们可得帮帮我啊。”

了解事情原委后,考虑到其复杂性,高翠玲当即与赵乃喜,以及综治中心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等组成调解团,组织李伟和药店负责人到社区进行面对面调解。

“我们希望药店全部赔偿老人住院费用,并给予一定经济损失费。”

“我们愿意承担一部分过错责任,但不认可对方提出的赔偿金额。”

在了解到双方的矛盾焦点后,调解团成员分工协作,一边耐心安抚李伟的情绪,为他分析矛盾,从情和理的双重角度积极调解;另一边也给出了法律适用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并运用换位思考方式向药店负责人进行释法说理。

经过多次调解,在调解团的不懈努力下,李伟和药店负责人终于达成了一致,药店负责人当场支付赔偿款,并承诺以后将进一步加强管理。拿着赔偿款,李伟很是感激,“现在,困扰我们全家多日的问题终于解决了,真的很感谢调解员们,是他们维护了我们的权益,我要为他们的辛苦付出点赞!”

矛盾纠纷化解,调解的是矛盾,调顺的是民心,调稳的是党的执政根基。能得到群众的认可,高翠玲也很欣慰。她介绍,今年以来,综治中心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百余人(次),多元调解各类纠纷30余件。“我们将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综合协调作用,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高翠玲说。

“我们在社区建立‘法官工作站’,就是要将解纷关口从法院诉前调解前移至老百姓家门口和田间地头,使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赵乃喜表示,将坚持用心、用情、用功,尽职、尽责、尽力,推动更多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在源头、在诉前,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