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退役不褪色 红色精神照初心
本报讯 (记者 路丽华)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之际,8月1日,来自我市左权、和顺、榆社的60多名退役军人,以及来自山西、河北、江苏等省的许多退役军人,不约而同来到左权县十字岭突围战纪念园,重温那段血与火淬炼的革命历史,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十字岭突围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十字岭地区突破日军包围的战斗。1942年5月,日军对八路军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各路日军对山西辽县地区进行“铁壁合围”。5月25日,年仅37岁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不幸牺牲在十字岭,太行山为之低咽,人民为之悲痛,为纪念左权将军,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易名为左权县。
为了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先烈遗志,激励广大群众铭记苦难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建设“清凉夏都、红色左权、转型高地、太行强县”的新征程中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左权县投资1.58亿元建设十字岭突围战纪念园。
十字岭突围战纪念园内建有十字岭突围战历史文化馆、革命烈士英烈碑、冀南银行烈士纪念亭等设施。其中,十字岭突围战历史文化馆无疑是承载着革命精神的地标之作,该馆设计兼具传统民族风格与现代气息。馆内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为“太行忠魂 清漳血花”十字岭突围战历史展览,分为麻田——太行山上的“小延安”、魔爪——卷土重来的威胁、血泪——不能忘却的牺牲、曙光——从反“扫荡”到大反攻四个单元,通过实物、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展现左权将军和八路军将士们的英勇事迹;二层为“英名长与日争光”左权生平事迹展,全面介绍左权将军的生平和卓越贡献,从读书明理的农人子弟、投笔从戎的青年军人、骁勇善战的红军将领、运筹帷幄的抗日先锋、文韬武略的军事家、血铸太行的民族英雄六个单元,从湖南醴陵到广州黄埔、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到中央苏区、从红军将领到太行山上的抗日先锋,从立志报国的志向到纸短情长的家书,展示一个有勇有谋、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左权将军。
十字岭突围战纪念园于今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纪念日当天正式开园试运营。自开园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自发前来观瞻、敬献花篮,向在十字岭突围战中牺牲的左权将军和革命先烈致敬。8月1日,建军节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许许多多退役军人不约而同来到这里重温英烈故事,接受革命精神洗礼。
来自江苏南京的退役老兵抚摸着英烈碑上一个个革命烈士的名字,表情庄严神圣,退役老兵张先生说:“一日当兵,终身流淌的都是军人的血液。在军人的节日,我就想来看看这些为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感受这一个个英名背后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触摸这些中国好儿郎的家国情怀,以此继续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并把红色血脉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来自我市左权、榆社、和顺的60多名退役老兵曾经是一同在军营历练的战友,他们在十字岭突围战纪念园,向左权将军及所有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敬献花篮,肃立默哀。他们在一起礼赞革命精神,共同回忆军营中的青春记忆,大家纷纷表示,虽然退役但军人的本色不变,将继续保持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各自的岗位上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家国情怀中,爱岗敬业,勇于担当,让青春在基层奉献中出彩,让人生在服务社会中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