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下一篇2024年1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放弃,不抛弃,用爱心温暖每一个流浪的心灵

出走六年的流浪者终于回家了

本报讯 (记者 路丽华) 因离异受刺激致精神失常,榆社妇女秋叶(化名)离家出走,浪迹省内外各地达6年之久。今冬,当她流落到晋中市城区的时候,命运发生了转变。连日来,气温不断下降,但市救助管理站的热线“热”了起来,有群众反映,近日常见一名精神异常女子拉着小平板车在市城区街头流浪。本着不放弃、不抛弃每一名生活无着流浪者的原则,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主动走上街头寻找秋叶,在征得她同意后将其接回站内实施救助,并联系其家人接她回家,同时帮助其联系医院。这是市救助管理站扎实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一则真情故事,也是我市发挥救助工作兜底保障作用,保障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的生动写照。

节令一过“大雪”,降温寒潮天气如期而至,市城区最低气温一度降至零下10℃,为了及时救助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生活无着人员,市救助管理站加大主动救助力度,日间巡逻、夜间巡逻不间断,确保在第一时间把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关怀送到流浪乞讨人员身边。该站通过向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商铺经营者、路边行人等发放《寒冬送温暖倡议书》、“救助引导卡”等宣传资料,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救助管理工作,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到站求助,因此为救助管理站提供了大量需救助人员的线索,秋叶便是群众热线中的一个“主角”。

有群众反映,常常看见一名流浪妇女拉着一辆两轮小平板车在市城区流浪,有时在高架桥下面,有时在马路边,救助工作者多次赶赴现场,不是找不到人,就是秋叶故意躲藏,一直无法进行有效救助。12月10日,执着的救助工作者终于在一座高架桥下面的停车场角落里发现有一堆杂物,疑似有流浪人员生活的痕迹。救助工作者走近一看,在一辆汽车后面发现了秋叶。彼时,她身上裹着好几层厚厚的棉被,外面还裹着塑料布,蹲在一辆汽车与墙面的缝隙中生火烧水。看到此景,工作人员感到非常不安,秋叶烧火做饭的地方周围堆满了其捡拾的废旧纸箱,还停放有多辆汽车,如果不小心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救助工作者立即上前与她交谈,试图劝导她回救助站接受救助,但秋叶神情紧张,眼神躲闪,一言不发,只顾收拾东西,将工作人员给她的大衣丢在了地上,拉起小车快速离去。街面上车来车往,救助工作者担心她的安危,一边派人跟踪救助,一边联系公安部门,希望得到民警配合,共同救助秋叶回救助站。当民警赶到现场后,秋叶一见警察,抵触行为有所缓和,开始配合救助工作者的询问,最后,在民警的协助下,她被接到市救助管理站内接受救助。

救助工作者先带秋叶好好洗了个热水澡,原本蓬头垢面的人变成了一位面容清秀、干净利落的年轻妇女。吃过热腾腾的饭菜后,也许是救助管理站内的温暖让秋叶有了安全感,在工作人员的反复询问下,秋叶说出了她哥哥的联系电话。在进行安检和整理物品时,救助工作者还发现了秋叶用塑料袋紧紧裹着的身份证。救助工作者立即联系了秋叶的家人,她的哥哥姐姐得知她被找到的消息后喜出望外,立即从榆社老家坐车赶来接她。

当天19点左右,秋叶的家人来到了市救助管理站,大家才了解到秋叶的过往。她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被父母宠爱,娇生惯养、性格偏激,6年前她与丈夫离婚后,精神上受到了很大刺激,家里原本说好要带她去精神类医院治疗,结果还未到医院,她就悄悄偷跑外出流浪了,家人找了许久也不知道她的去向,这次终于通过市救助管理站的“寒冬送暖”行动找到了她。

办理完接领手续后,秋叶的家人想将她先送往医院治疗精神疾病,待病情稳定后再接回家,于是救助工作者又为其联系了就近的晋中市荣军优抚医院。在救助工作者的多方努力下,流浪在外6年的秋叶终于回归了家庭,与家人团聚了。

寒冬送温暖,救助兜底线。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孙瑞卿表示,该站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放弃、不抛弃,让每一个流浪的心灵找到爱的归宿、回到温暖的家。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