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下一篇2025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学习专栏

【第五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保密风险评估机制、监测预警制度、应急处置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信息收集、分析、通报工作。】

【释义】本条是关于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信息分析通报的规定。

“保密风险评估”,主要是指对可能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风险以及事件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的分析、研判和评估。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保密风险评估机制,对于有效防范和化解失泄密风险至关重要。在保密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发挥相关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和有关专家学者的作用,确保评估方法科学严谨、评估结果全面准确。

“保密监测预警”,主要是指针对可能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和风险进行持续监测,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发现和识别安全保密威胁,及时发出预警,以消除安全保密隐患。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监测预警制度,配备监测预警设施和相应工作力量,及时、准确发布预警。有关机关、单位在收到预警信息后,应当及时采取保护国家秘密的处置措施,并将处置情况反馈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保密应急处置”,主要是指通过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开展应急响应等措施,将危害国家秘密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后果和不利影响降到最小。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保密应急处置制度,确保应急机制运转流畅、应对措施迅速有效、应急保障全面到位。相关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权限,配合、协助做好保密应急处置工作。

保密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涉及众多部门,有关部门只有在履行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作,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防范危害国家秘密安全风险。设区的市级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信息收集、分析、通报工作,通过上下联动、密切协同、各司其职,整合多方资源、交流共享信息,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