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美好未来
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张煜君
每年的 3 月 3 日是全国“爱耳日”,也是世界听力日。耳朵,作为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让我们能够聆听美妙的音乐、亲人的话语和大自然的声音。
耳朵的奇妙构造与功能
耳朵的构造十分精妙,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就像一个小小的“雷达”,负责收集声音,然后声音通过外耳道传至鼓膜。鼓膜是一层薄薄的膜,当声音传来时,它会产生振动。
中耳有三块听小骨,分别是锤骨、砧骨和镫骨,它们是人体中最小的骨头。鼓膜的振动通过这三块听小骨进行放大和传递,进一步传至内耳。
内耳包含了耳蜗、前庭和半规管等结构。其中,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之处,它形似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毛细胞。当听小骨的振动传至内耳时,引起耳蜗内液体的流动,进而刺激听觉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至大脑,经过大脑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了。
常见的听力损失原因
噪音:长期暴露在高分贝环境中,如工厂车间、建筑工地、KTV等,是导致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之一。高分贝的声音会损伤内耳的听觉毛细胞,而且这种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例如,经常戴着耳机听高分贝音乐,每天超过 1 小时,就可能对听力造成损害。
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听觉器官会逐渐衰退,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表现为对高频声音的听力减退,听不清别人说话的细节。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听力损失的遗传史,那么后代出现听力问题的风险会相对较高。据统计,约 50%的先天性听力损失与遗传因素有关。
耳部疾病: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尤其是在儿童中较为多发。中耳的炎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听小骨损坏等,进而影响听力。此外,突发性耳聋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耳部疾病,它通常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内耳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
药物:某些药物具有耳毒性,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肿瘤药物等。使用这些药物时,如果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听力损失的危害
听力损失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听觉功能,还会对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儿童来说,听力损失可能会影响其语言发育和学习能力。因为语言的学习需要通过听来模仿和理解,如果听力有问题,儿童就无法准确地听到和模仿语音,从而导致语言发育迟缓,这就是“十聋九哑”的原因。
对于成年人来说,听力损失会影响工作效率和社交生活。在工作中,听不清别人说话可能会导致沟通不畅,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在社交场合中,听力问题可能会使人感到孤独和自卑,减少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
此外,长期的听力损失还可能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因为听力下降会导致大脑接受的声音刺激减少,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从而增加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几率。
如何保护听力
减少噪音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佩戴合适的耳塞或耳罩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对耳朵的伤害。同时,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环境中,如减少去噪音较大的娱乐场所的次数等。
合理使用耳机:使用耳机时,应选择质量好、音质佳的产品,并将音量控制在适当的水平。每次使用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连续使用不超过 1 小时。
预防耳部疾病:保持耳部清洁,避免用尖锐的物品挖耳朵,以免损伤耳道和鼓膜。如果出现耳部不适,如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等,有助于维持耳部的健康。此外,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对听力保护有益。
通过了解耳朵的构造和功能,认识听力损失的原因和危害,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更好地呵护自己和他人的耳朵,尽情聆听这个美好的世界。在爱耳日这一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提高对听力健康的重视,传播爱耳护耳知识,为更多人带来聆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