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玻璃器皿有了专业培训学院
本报讯 (记者 路丽华 通讯员 许宏珍) 日前,晋中市工匠学院祁县玻璃器皿分院第一期培训班,在祁县职业高级中学校正式开班,标志着祁县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来自祁县26个企业的131名学员参加开班仪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升祁县玻璃器皿产业工人技能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祁县与晋中市工匠学院携手成立祁县玻璃器皿分院。该分院旨在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切磋交流等,使学员能够从中得到技术上的启发、管理上的经验,努力把分院创办成为祁县高技能人才的“授艺讲台、技能擂台、提升平台、成长舞台”。
祁县作为中国玻璃器皿之都,玻璃器皿产业的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产品种类齐全、技术水平领先、产业链条完整、出口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集群。目前,该县拥有玻璃生产企业62家,上下游配套企业200余户,从业人员数万人,产品涵盖酒具、茶具、咖啡具等十大系列、8000余个品种,70%以上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人工吹制产品,份额占到全国产量的45%以上,人工高脚杯占比更是高达80%。
据悉,祁县玻璃器皿分院依托祁县职业高级中学校和山西大华玻璃实业有限公司,从加强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结合度入手,聚焦新质生产力,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致力于推动建立多形式衔接、多渠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孵化更多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
本期培训班为期5天,课程设置涵盖玻璃器皿专业技能类、质量管理类、创新设计类、行业发展类、企业安全生产等多个领域,邀请来自行业内的资深专家和技艺精湛的劳模工匠担任授课教师,以“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教学。
培训期间,学员们先后参观了大华、宏艺、喜尊等玻璃器皿后加工工艺生产车间、人工吹制玻璃生产车间,不仅拓宽了视野,而且深化了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为成长为新时代的优秀工匠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