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版  下一版第10版:翰墨缘
标题导航
2025年4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法写心

隶书 郭亚军《那拉提诗一首》
隶书 七言联《家有、门无》
草书 五言联《云卷、风驰》
隶书 《苍松雪岭》
行书
七言联《爱听、每书》
行书
七言联《爱听、每书》
行书
七言联《碧露、紫云》
章草 《风雨同舟》
章草 刘青山《长白山天池赋》

作者简介:

唐源茂,字文峰,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报》特聘书法家。 作品获首届全国“农垦杯”书法作品展一等奖、“普陀杯”青年书法大赛一等奖、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翻越岷山80周年书法大展最高奖、首届“固民职院杯”书法展最高奖、“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邀请展三等奖等。入展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今日丝绸之路国际书法邀请展、第三届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全国楚文字书法展、翰墨华章——山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纪念侯马盟书出土50周年全国书法作品展等。 《书法导报》《书画世界》《青少年书法报》《文史月刊》《山西画报》等多家报刊曾专版推介报道,作品被江苏省美术馆、广西美术馆、青海省博物馆等文博机构永久收藏。

细细算来,从儿时抓起毛笔,我学习书法已30多年。是什么力量促使我对一件事情持续投入这么多时间?答曰:兴趣。“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这两句诗文极富雅意,令人神往,故让我常静坐书案前潜心习书。

晚明书画家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说:“写数字,必须萧散神情,吸取清和之气,在于笔端。”书作,应不作娇弱柔媚之姿、不露狂躁纵放之态,温婉闲雅,自然流露出安静详和的书写状态。我崇尚古拙、厚重、朴素、烂漫之美,喜欢那种苍茫浑厚的感觉,所以常常留恋于秦汉碑林帖海中,爱不释手,临之不辍,努力去其形,留其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当代书法艺术的立身之本是理性地回归传统,并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探寻创新之路。拙作数件,是学习与实践古法执着的结果,也有对当下书法生态的感知与体悟。扬雄曰:“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格和印记。当今书坛,以竞技为主的创作导向下,更应认清自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追求得心应手、妙谛神悟的境界。

学书之余,我钟情于传统诗词文赋的学习研究。近年书作,创作蓝本多以“赋”为载体,尤其选择以汉赋为题材的探研,通过汉赋加强对秦汉文化、艺术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写心”是山水画的最高境界。“书画同源”,我认为中国书法也如此。晚明文人屈大均认为:“凡写生必须博物,久之自可通神,古人贱形而贵神,以意到笔不到为妙。”然“博物”二字,说来容易,若付诸力行,则何其难哉!

书画一道,始乎实用而达乎性情。应物象形,图示事义而已。如“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代高诱注:“苍颉始视鸟迹之文造书契,则诈伪萌生;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天知其将饿,故为雨粟;鬼恐为书文所劾,故夜哭也。鬼或作兔,兔恐见取豪(毫)作笔,害及其躯,故夜哭”。

历代书法家皆重视笔墨,石涛所谓“笔墨当随时代”,即既能适今,亦不食古。笔墨在书法中的位置之所以重要,在于它积淀了中国文化独有的美学意蕴。中国书法不以具象示人,常引人遐思,在思考中沉淀,也在思考中启发。书法艺术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沉淀,当代书法家亦面临选择艺术旨归的思考。

书道漫漫,上下求索。遥想李太白当年曾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时至今日,正在学书道路上的我借言“书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