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下一篇2025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健康科普

守护健康,从“碘”开始!

晋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部部长 刘敬珍

作者简介

刘敬珍,主任医师,山西省医学会第九届地方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第一届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地方病防治工作优秀中青年专家、晋中医学会第二届科普委员会委员、晋中市科学技术协会健康科普专家。

2025年5月15日是我国第32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碘元素虽小,却关乎家人的健康与未来!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碘的那些事。

一、碘:守护健康的“隐形卫士”

(一)碘是生命的“燃料”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核心原料,而甲状腺激素就像身体的“发动机”,负责调节新陈代谢、维持器官功能,并促进大脑和骨骼发育。从妊娠开始至出生后2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神经系统的发育依赖甲状腺激素,缺碘可导致不可逆的智力损伤。

(二)人体无法自产碘

碘需通过饮食获取,停止补碘3个月后,体内储备的碘将耗尽,疾病随之而来。因此,补碘需长期坚持。

二、缺碘的危害

碘摄入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导致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危害性疾病。主要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及碘缺乏导致的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缺碘危害从胎儿到成人无一幸免。

(一) 孕妇与胎儿

孕妇缺碘可能导致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流产、早产、死胎或新生儿畸形,甚至引发“呆小症”(克汀病),表现为聋哑、智力低下等。

胎儿所需的碘完全依赖母体,孕妇每日需补充200至300微克碘(普通成人150微克)。

(二)新生儿

缺碘可致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智力落后、聋哑、痉挛性瘫痪、斜视、身材矮小、死亡率增加等。

(三)儿童与青少年

缺碘可致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智力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下降、生长发育迟滞等。

(四)成年人

缺碘可致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

三、科学补碘:简单有效的健康法则

(一)首选碘盐:安全、经济、高效

我国自1995年推行食盐加碘政策后,仅用了5年时间,于2000年已基本消除碘缺乏病,至今全国持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因为环境缺碘是人类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推行食盐加碘的措施不是权宜之计,需要长期坚持。每日摄入5-6克碘盐(约一啤酒瓶盖),即可满足需求。

注意:购买印有“碘盐标志”、包装完整的小袋碘盐,认准符合我省食用盐的碘含量范围(18至33mg/kg)。碘易挥发,需在避光、干燥、阴凉处存放,避免高温和久置。烹饪时在菜肴出锅前放盐,减少碘流失。

(二)食补搭配:海产品是天然碘库

海带、紫菜、海鱼等富含碘,孕妇、哺乳期妇女可适量增加此类食物的摄入。

菠菜、芹菜等陆地蔬菜含碘量较低,需结合碘盐补充。

(三)特殊人群的“加减法”

需“加碘”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青少年。

需“减碘”人群:高碘地区居民、甲亢或甲状腺疾病患者(遵医嘱)。

四、澄清误区:碘盐与甲状腺癌无关

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引发担忧,但科学研究表明:

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否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尤其是微小癌)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主要与高分辨率B超检查普及、生活方式改变、精神压力、环境等因素有关,而非碘摄入过量。

五、行动倡议:人人参与,健康“碘”亮生活

家庭主妇:认准碘盐标志,科学用盐,守护全家健康。

学校师生:学习关于碘的知识,小手拉大手,共做健康宣传员。

社区群众:参与宣传活动,咨询专家,掌握科学补碘方法。

让我们从今天起,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