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教育
□李延海
人生处处有课堂,我曾接受过一次特别的教育。
1974年12月,我入伍成为某部通信营无线电连的一名普通战士。每周日洗澡时,我们经常能遇到师司令部副参谋长杜书田、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张贵森。他们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和年轻官兵有说有笑。与年轻官兵不同的是,他们身上都有伤疤。杜书田的伤疤多在前胸、后背、腰部和腿上,长约一寸,粗糙不平,颜色暗紫。张贵森的伤疤则主要在面部和小腿。
在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时得知,杜书田和张贵森是在冀中抗日烽火中参军的。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冀中一带,同日军进行殊死搏斗;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参加了解放张家口、太原、兰州等战役;后来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杜书田身上的伤疤就是在这些战斗中留下的。张贵森入伍后是架线兵,每次战斗的任务都是飞跑着架线、查线、接线和收线,他的伤疤多为摔伤。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他任师通信营架线连一排排长,带领全排架设了一条条打不断、炸不烂的电话线。由于功绩卓著,他所在的排被上级授予“飞行架线排”称号。
同为某部官兵,每次洗澡时,一定能见到“一等功臣”“二级英雄钢铁战士”蔡金同身上的多处伤疤。在抗美援朝战争铁原以西阿谷里伏击战中,蔡金同一人击毙14名美军。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强忍剧痛继续战斗,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那些为革命胜利、为新中国诞生而英勇斗争的革命前辈,又有几人身上没有伤疤呢?这些伤疤如同无声的史诗,默默诉说着革命前辈的血性、气节与勇猛,更见证着革命军人在血与火中的淬炼与重塑。革命前辈身上所展现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仰、传承,成为我们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