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名孩童沉浸式研学 孟母文化点亮童心
本报讯 (记者 马永红) “原来汉服的袖子有这么多讲究。”“作揖时要弯腰到什么程度才合适?”8月10日上午,在孟母文化研学基地联合太谷区妇联共同举办的“孟母文化研薪火,公益研学润童心”公益研学活动现场,孩子们穿着传统汉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穿着规范与作揖等礼仪,一个个问题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好奇。这场活动原计划招募30名8至12岁的儿童,因报名火爆扩招至80名,让他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彰显了基地的社会责任担当。
开营仪式上,基地导师热情致辞,为孩子们解读活动的意义,强调这是一次深入了解孟母文化、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机会。孩子们齐聚一堂,眼神里闪烁着对未知的期待,一场文化探索之旅就此启程。
文化传承需要鲜活体验。境教环节中,孩子们走进各主题场馆,在看、听、学中感受文化温度。怡萱园里感知母教智慧,播下“孝亲敬长”种子;明德园通过历代经典家训故事与实物,生动诠释了“孝亲、勤俭、诚信”的意义;工匠精神馆中感知匠人干一行爱一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农耕文化馆了解农业的变迁史;红色山西馆聆听家乡山西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拜孔礼上,那一声锣响,是对千年文脉的唤醒;躬身行礼时,是与先贤智慧的隔空对话;额头那一点朱砂,不仅是“开天眼”的仪式,更暗喻着对知识的渴求与明辨是非的期许;阵阵鼓声里,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暗含着“学海无涯需奋进”的鞭策。学生们在一招一式中触摸到中华礼仪的温度,在庄重氛围里体会到“尊师重道”的传承,更在仪式的浸润中明白:文化的血脉,正通过这样的方式,从古老的过去流向蓬勃的未来,而自己便是这传承链条中鲜活的一环。
该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公益研学活动,是一场文化与童心的美好相遇。未来,孟母文化研学基地将继续坚守“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初心,让更多孩子在文化的滋养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