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馨于行践医道 技精于勤惠民生
![]() |
杨润 |
![]() |
乔通湖 |
![]() |
茹梁艳 |
![]() |
郝晓娟 |
![]() |
雷宇新 |
一袭白衣,护佑生命之光;
一颗仁心,驱散千般病痛。
他们是健康的守护者,是生命的最后防线。
他们就是——中国医师。
8月19日,我们将迎来第八届中国医师节,今年的节日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 中国医师节不仅是对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礼赞,更是对他们以生命守护生命、用仁心践行使命的崇高职业精神的深情褒奖。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本报特别刊登我市杰出医务工作者的感人故事,他们以“大医精诚”的品格和“悬壶济世”的担当,为健康晋中建设注入磅礴力量,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医者的使命与荣光。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
晋中市中医院院长杨润: “针”情济世 书写担当
在我市中医药界,晋中市中医院院长杨润的名字总是与“传承”“创新”“奉献”紧密相连。从医20年来,他以精湛的医术造福万千患者、以科研创新推动医院发展、以公益之心回馈社会。今年3月,杨润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杨润师从国家级名中医、宫廷推拿泰斗孙树椿,是“通督正脊术”学术流派传人。多年来,他将中医正骨与西医理疗相融合,独创“廉、验、快”诊疗体系,让无数脊柱疾病患者挺直脊梁。作为杨润基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项目负责人,他积极传承发展中医,不断培养后备人才,将诊疗技艺的薪火传递给新一代。
2021年,任晋中市中医院院长以来,杨润以开拓创新的精神、锐意进取的态度、扎实有效的举措,破发展之羁、谋未来之路,为该院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厘清方向。期间,他心系医院建设,多方奔走,破解新建门诊综合楼施工难题,确保医院能如期搬入新门诊楼。拓展中医发展思路,搭建中医命运共同体平台,为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积极拓展科室共建项目,加强“博士工作站”建设;主动联系沟通协调,为校地合作协议的签订搭建桥梁,使医院走上了“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快车道”。按国家三级公立中医院考核指标建章立制,2022年医院的国考指标排名较上一年前进了100名,排名等级从C级上升到B级。积极推进科研建设,致力于医学科普传播工作。在他的主导下,医院在科普宣传、中医药治疗流行性疾病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惠及广大患者。
从临床专家到科普达人,从教学能手到管理先锋,杨润用实干与奉献诠释了新时代中医人的使命与担当。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征程上,他正以不懈的奋斗,耕耘着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希望沃土。(闫淑娟)
介休市中医医院院长乔通湖:深耕“医”线 守护健康
在介休市中医医院,有这样一位医者,他以四十载的坚守与奉献,在中医领域深耕细作,他就是介休市中医医院院长乔通湖。今年3月,他与晋中市中医院院长杨润一道,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5年,乔通湖从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原大同医专)中医专业毕业,分配至介休市中医医院。1992年,他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研究员林兰进修,学成归来后组建糖尿病专科。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临床经验,乔通湖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创新。经过多年努力,他所在的专科于2018年获评省级中医重点专科,2023年成为山西省中医优势专科,每年收治住院病患千余名。
医术精湛,融通中西解病痛。从医以来,乔通湖擅长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尤其在消渴病(糖尿病)及并发症治疗上造诣深厚。他提出益气养阴治消渴、益气活血治并发症的观点,强调“脾气虚”为发病关键,注重辨证施治、整体调理,同时重视“七情”调理。他研制的院内专科制剂“芪荔活血胶囊”疗效显著,于2010年获国家专利,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乔通湖还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及论著,主导省级科研课题,为中医治疗糖尿病贡献智慧。
匠心管理,医院发展谱新篇。乔通湖任院长以来,重视临床医疗质量管理,强化中医特色,打造中医专科群。在他的带领下,该院申报获批多个省、市级中医重点和优势专科,培育多名优秀中医,引进众多专业人才。同时,他积极推动院校协同发展,与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2012年,该院在全省县级中医院中率先获评“二级甲等”;2023年底,又通过三级中医医院核定。
深耕中医药领域四十载,乔通湖以仁心仁术践行医者使命,用坚守和奉献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张凯鹏)
省卫健委记功奖励
援吉布提医疗队队员、晋中 市中医院针灸科医师茹梁艳:跨越山海 倾情援非
从山西晋中到东非之角,援吉布提医疗队队员、晋中市中医院针灸科医师茹梁艳用一根银针和仁心仁术,在吉布提的炽热土地上书写了一篇篇心怀大爱、医者仁心的动人篇章,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并认可中国传统医学的价值。
2023年5月,茹梁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中国(山西)第22批援吉布提医疗队。
由于医术精湛,每天都有许多患者慕名到吉布提贝尔蒂耶医院的中医科诊室找茹梁艳诊治。一位饱受腰痛折磨的患者,经过几次针灸治疗,疼痛缓解了;产后突发面瘫的母亲,在茹梁艳精心施针下,重展笑容……口口相传,茹梁艳成为当地患者特别信赖的医生。在医疗队举办的中医文化研学班上,茹梁艳热情地为非洲学员讲授拔罐、针灸、刮痧等传统中医技能,培养本地医疗人才。
2024年6月,第22批医疗队圆满完成为期一年的援非任务,获得吉布提“6·27独立日”国家勋章。当队友们载誉归国时,茹梁艳选择留下,加入第23批医疗队。
2024年9月19日下午,茹梁艳结束工作返回驻地。路过附近的海滩时,她发现一名溺水女孩,便立刻冲上去,与当地居民一起将已失去意识的女孩抬往沙滩。她抢抓黄金抢救期,给女孩实施心肺复苏术。经过施救,女孩吐出一大口海水,缓缓睁开了双眼。围观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表达着对这位中国医生的敬意和感激。
“危难之处有担当,是我们的义务,也是责任。”茹梁艳用行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不仅成功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也让“中国医生”的赞誉在红海之滨久久回荡,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特别授予茹梁艳记功奖励。(张颖)
“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晋中市中医院副院长雷宇新:仁心如初 步履不停
凌晨的晋中市中医院脑病一科病房灯光如常,副院长雷宇新俯身倾听患者诉说,查房记录本上字迹密布——这已是他在行医路上坚守的第28个春秋。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箴言是雷宇新的行医准则。无论节假日,患者有需他必到。面对治疗周期长、压力大的脑科患者,他耐心安抚,用通俗语言讲解知识。他还自掏腰包为无力付费的脑脓肿孤寡患者垫付费用,为经济困难的认知下降患者捐款,助他们康复。
脑科医学关乎生死,他自工作起便钻研前沿文献、向专家请教,从病例中总结经验。临床中,他成功为误诊“帕金森病”、丧失行走能力的患者确诊“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的长节段脊髓炎”,为多年误诊“脑梗死”的患者确诊罕见病,还治愈了因腰腿疼痛致右腿瘫痪的“糖尿病-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近年来,他诊治疑难罕见病50余种、危重病例数以千计。
雷宇新深谙“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他搭建学习平台,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鼓励年轻医生创新。在他的带领下,科室优化6个病种中西医诊疗方案,开展多项新技术填补晋中空白;脑病科入选国家级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名单,成立博士工作站,申报3项省级课题。2024年任副院长后,他仍坚守临床,推进医院中西医结合创新。
2003年非典,他主动请缨奔赴一线,荣获山西省抗击非典二等功;2008年汶川地震,他奔赴灾区巡诊救治,获晋中市劳动竞赛一等功;三年新冠疫情期间,他积极参加救治,却错过了与母亲的最后一面……在国家和人民需要之际,雷宇新总是挺身而出的那个人。
优秀医师、优秀共产党员、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推进“西医上水平、中医有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创新工作、守护健康的道路上,雷宇新步履不停,仁心如初。(史俊杰)
榆次仁信医院口腔科主任郝晓娟:专研口腔 护佑健康
守护群众的口腔健康是她的初心和使命。24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的神圣职责,为患者提供最专业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她就是榆次仁信医院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郝晓娟。
2001年,榆次仁信医院成立后,郝晓娟便带着满腔热忱与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口腔医疗事业,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的逐梦征程。
郝晓娟对专业的追求永无止境。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她一头扎进管理学与医学交叉的知识海洋。在德国、上海、北京、香港等地的知名大医院里,都留下她刻苦学习的身影。靠着这股子钻劲、韧劲,她带领团队将榆次仁信医院口腔科逐步打造成群众信赖的口腔诊疗机构。
郝晓娟身兼数职,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民营分会委员、山西省口腔医学会委员、山西省口腔医学会民营分会常委等职务。这些身份,对她而言,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多年来,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组织医疗团队开展义诊活动,坚持向群众普及口腔健康知识。连续多年,每逢节假日,她都会带着医疗团队和慰问物资走进市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和孩子们送去温暖与关爱,送去免费的口腔检查与治疗。
一路走来,郝晓娟的努力和拼搏换来丰硕的成果,她先后荣获“山西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晋中市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既是对她多年来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也是她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郝晓娟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满腔爱心,赢得了患者和群众的广泛认可。郝晓娟表示:“今后,我将继续秉持初心,在口腔医疗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
(武玲芳)
记者手记:
尊医重卫 致敬医者
李娟
8月19日,这个以“中国医师”命名的节日,属于所有医务工作者,也属于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群体的默默奉献、保驾护航,才让人们更健康、更安心。
从神农尝百草到华佗创五禽戏,从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到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中华民族的医学文明绵延数千年。今天的医务工作者,正是这一优良传统的传承者。他们用精湛医术延续着“大医精诚”的职业信仰,在无影灯下创造生命奇迹,在诊室和病房守护万家安康。
广大医务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长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大医精诚”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筑牢百姓的健康基石。他们在生死关头一往无前,他们在面对不理解时惟有坚持。他们只是医务工作者,却往往被视为超人,而他们往往也不负众望以凡人之躯托举起生的希望。
医务工作者们是我们生命健康的“守护神”,而我们也应当成为他们的“守护者”。于全社会而言,要给守护生命的白衣使者更多理解、信任、关心、爱护,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为守护人民健康默默奉献的医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愿天下所有医生都修医德、行仁术,不断传承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增进人民福祉,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汇聚磅礴之力。
本版策划:路丽华
本版统筹:闫淑娟
报眉设计:赵向文
本版照片:通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