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乡“三课”青春香
![]() |
卢星宇 |
三年前,是祁县闫漫村老乡递来的一颗酥梨,让城市姑娘卢星宇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清甜,也在那一刻,点燃了她扎根乡村的决心,立身乡村振兴一线书写青春。卢星宇是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宣讲员,这颗梨,见证了她的成长,也成为她汲取养分、锻造力量的独特源泉。
扎根课:俯身泥土 听懂乡音
初到村里,她就遭遇了“水土不服”。“一个刚毕业的小丫头,来村能干啥?”村民不经意的疑问,让挫败感如影随形。她选择的破局之道是“归零”与“融入”。 卢星宇彻底放下“大学生”的身段,成了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中最勤恳的“影子学徒”。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是她的主课堂,方言俚语、家长里短是她必啃的教材。坚冰,在日复一日的真诚中消融。村民闫大姐一句“小卢,快来尝尝姐刚蒸的肉沫花卷”,让她知道自己已被接纳为“自家人”。她深刻领悟到,宣讲的根在泥土,力量源自读懂民心。这份扎根泥土的深厚情谊,是她宣讲最坚实的底气。
破题课:青春“折腾” 激活古韵
成为“自家人”后,卢星宇的目光投向了村庄发展的痛点。承载着千年梨乡底蕴的文化活动,面临吸引力下降的困境。2024年,她牵头组建“梨花小队”,用青春创意为老传统“破题”。直播云赏花,单场3万+观看量;推出“梨园盲盒”,销售额猛增三倍;改编热门歌曲、自导自演短视频,播放量破万。面对“瞎折腾”的质疑,她和伙伴们用实绩回应:游客纷至沓来,外地客商订单不断。这些实践经验成为她在宣讲台上最打动人心的“硬核素材”。在晋中市“中华魂”演讲比赛斩获一等奖的讲稿里,PPT展示的正是直播镜头上的泥点和乡亲们收获订单时绽放的笑颜。
传声课:乡音共振 星火燎原
在泥土里扎根,在实践中破题,卢星宇将所学所悟淬炼成宣讲员的独特声量。在子洪村,她拍摄梅杏丰收短视频,播放量超2万次,评论区“求购”刷屏,梅杏几天内售罄,果农增收。这条视频成为她宣讲“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她的宣讲之路越走越宽,从祁县到晋中、再到山西,她在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从拍摄讲解片到赴京交流,每次宣讲,她都以梨园梅林的芬芳、田间炕头的温度、创新破局的实绩为底色,用真情润化人心。她相信,真情宣讲能激发共鸣,为乡村振兴凝聚力量。
翻看卢星宇的驻村日记,扉页曾记录“方言难懂”,末页已自豪铭刻“祁县可好了”。两年多时光,她在乡村振兴的熔炉里,以“扎根”汲取力量,用“破题”点燃希望,借“传声”播撒星火。这梨乡“三课”,浸润着奋斗的汗水,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凝结成青春最厚重的底色。她宣讲的声音,带着梨乡的甘甜与时代强音,在广阔的天地间久久回响,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