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变身 “金疙瘩” 乡村成了 “打卡地”
![]() |
现代农业产业园 资料图 |
本报讯 (记者 马永红) “你看这西红柿,长得多好,咱这园区采用统一管理、规模化种植,效益可高了。”近日,在寿阳县西洛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户李大哥笑着对记者说。近年来,西洛镇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三产融合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在现代农业产业园,棚内西红柿苗绿意葱茏,管理人员正忙着浇水。园区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引入专业种植户,分设韩村棉被棚区与南东村拱棚区,并配套1座分拣棚,形成“种植+初加工”基础格局。除30余亩西红柿外,还种植西瓜、茄子等时令蔬果,错峰种植让土地全年“不撂荒”。 常村凭借昼夜温差大、无污染的优势,发展玉露香梨产业。寿阳县玉露香梨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年产量12000余吨,配套冷藏库及智能分选生产线,实现全链条管理,让果农收益显著提升。
西洛镇还积极做强二产。2025年,上湖村实施农副产品分拣烘干和小金碗炖梨加工项目,对多种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提升附加值,解决销售难题。纂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引入投资,组建鲜食玉米加工基地,托管土地2000余亩,2024年种植面积580余亩,产值超2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一产稳、二产强,西洛镇顺势发展三产。“怡然见晋中·潇河岸边”文旅项目依托潇河风光,引入专业企业运营,打造烧烤露营等新业态,融入省城周末“一小时”出游圈。南东村则整合文旅资源,古刹庙宇、南东驿站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探寻文化记忆。
西洛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挖掘潜力,让乡村更美丽、农民更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