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版  下一版第07版:传递时代强音 汇聚共进合力
上一篇2025年8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宣讲员李国蕊:

以宣讲为钥 启文物之声

李国蕊

在太谷区的文物保护一线,李国蕊已坚守28载。从初涉文物工作时的茫然无措,到如今成为胸有丘壑的行业骨干,这位太谷区文物和旅游开发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宣讲员,始终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为己任,在宣讲中守护金谷文化根脉,让沉睡的文物绽放时代光彩。

以初心守护文脉:让保护理念扎根乡土

“我爷爷那一辈,家里是做买卖的,赚钱后回老家修了大宅子,都是二层的高楼,特别漂亮,现在都残破了……”面对一脸无奈的老爷爷,面对即将被拆除的老院子,她急着说:“老人家,您看这正脊上的砖雕牡丹和雀替上花鸟纹的木雕,这些不仅承担着建筑功能,更是您爷爷对整个家族的美好期盼呀,盼着家里的日子红红火火,拆了,这念想不就没了吗?”老爷爷迟疑了一会儿说:“嗯,祖上留下的东西,不能拆啊,还是修修吧。”她忽然有了很深刻的领悟:文物的价值,不在鉴定报告里,而是在百姓生活的记忆里。这件事让她明白,宣讲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把文物与村民的生活记忆、家族历史紧紧相连。

以匠心激活遗产:让馆藏文物走出深闺

“金太谷,‘金’在哪里?明清时期太谷的辉煌不是空穴来风,把太谷区众多文物展示给大家,讲给大家听,才是我们文物工作者的使命。”她常常这样说。太谷区馆藏文物数量多、级别高,却因展陈条件限制,长期“藏在深闺”。她绞尽脑汁,利用“大讲堂”、专题讲座等形式,弘扬太谷文化。她将太谷票号的兴衰讲给年轻干部听,让他们读懂家乡商业的智慧;她将古建构件中的吉祥寓意讲给社区民众听,让他们看到传统建筑的美;她将绘画中的农耕图案讲给中小学生听,让他们触摸到先民生活的印记。她的宣讲,打开了文物和百姓之间的隔阂,让库房的文物“说话”。

以诚心架起桥梁:让地域文化走向远方

“在保证文物安全的情况下,我们能否有新的突破,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文物、了解我们的文物?”她带着这样的思考,有了大胆提议:让太谷文物“走出去”。她带领团队对馆藏书画精心筛选、释读校对,最终促成“艺山碑风 —— 赵铁山书画展”,并先后在晋中市博物馆、甘肃渭源博物馆、麦积区博物馆展出,这也是太谷馆藏文物首次跨省亮相。展览现场,她不仅解析赵铁山书法的艺术特色,更详细讲述了这位太谷先贤“宁折不弯、坚守气节”的生平故事。游客们在她的讲述中,既惊叹于笔墨间的文化张力,更感动于文人风骨与地域精神的共鸣。此次展览不仅让外界见识了太谷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搭建起跨地域文化交流的桥梁。

28年风霜雨雪,李国蕊在文物与大众之间架起一座“同心圆”桥梁。她说:“文物是沉默的老者,宣讲是唤醒它的语言。”如今,这位文物守护者仍在路上,以赤诚之心续接金谷文脉,让历史的回响穿透时光,抵达每一代人的耳畔。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