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白露至
白露作为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暑热消退、秋意渐浓。这个节气,昼夜温差可达10多度,空气湿度显著下降,人体易受寒湿侵袭。此时,应结合节气特点与人体生理规律,制定科学的养生方法,才能在金秋时节收获健康。
添衣防寒正当时
进入白露节气,暑气渐消,昼夜温差加大,万物开始进入收藏阶段。晋中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师杨慧认为,此时,人体亦应顺应这一变化,调整起居,出行要防寒保暖。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她介绍,白露节气因气温下降、早晚温差大而常见晶莹剔透的露水得名。此时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早晚温差可达10℃以上,民间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赤膊露身容易受凉,轻则易感冒,重则易患肺疾。
“立秋以来,与季节有关的疾病容易犯,像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疼痛、鼻炎等。这段时间来医院看这类病的患者增多。”杨慧说,有的人特别是平时颈椎、腰椎不好的人如果不注意的话,早晚骑车时还穿着短袖短裤容易受寒,一受寒,颈椎病、腰腿痛等毛病就会加重,身体不适,受罪的是自己。因此,要保护好人体的四个“门户”:颈部、肚脐、脚踝和背部,防止风寒入侵,引发不适。
“除了外出不露身,还须注意及时添衣加被。”她说,白露时节不宜再睡凉席,入睡时要关上窗户,将薄棉被备在床头。同时,应注意随气温变化加减衣服,早晚外出时穿件外套,健康人群可适当“秋冻”以增强耐寒能力,老人、儿童、体质虚弱者或患有慢性疾病(如关节炎、哮喘)的人,需及时保暖,特别是背部和足部保暖,穿好袜子和鞋。(张凯鹏)
养肺防燥勿贪凉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晋中市中医院中医科医师王岩建议,白露后饮食要以养肺防燥为主,多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不能再贪食寒凉之物。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节气,气候特点就是“燥”,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秘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为此,王岩建议,此时饮食要以养肺防燥为主,应多补充水分,多喝开水、豆浆、牛奶、淡茶等以养阴润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梨、橙子、柚子、藕、银耳等以润燥生津;多食百合、蜂蜜、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的清肃之性。尽量戒除烟、酒、咖啡、浓茶及煎炸食品,以免化燥伤阴。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白菜等,可以促进排便,防止肠道积滞,化火伤津而致大便干燥。
“白露之后,天气逐渐转凉,应避免继续食用寒凉食物,例如西瓜、冷饮以及海鲜等。”王岩表示,秋季食用寒凉食物会让身体积聚更多寒气,影响脾胃功能,甚至降低免疫力。入秋后可先吃一些易消化、健脾胃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山药等。
古人素有“秋季贴秋膘”的习俗,王岩提醒,“贴秋膘”切不可盲目进补,关键在于营养均衡、循序渐进、科学合理,避免油腻和暴饮暴食。食材选择要多样化,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炖,减少煎、炸,让身体在秋季得到温和滋养。
(李娟)
科学运动强体质
白露过后,昼夜温差逐渐拉大,秋高气爽的天气为户外运动提供了绝佳条件。科学选择项目并做好防护,既能增强体质,又能避免“秋燥”伤身。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王黛卿表示,秋季,人们运动应以“缓”为主,避免大汗淋漓,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其中,八段锦通过八个动作拉伸经络、调和气血,尤其适合中老年人群。对于中青年,可适当增加登山、羽毛球等运动,但需控制强度,以微汗为度。
秋季健身还要牢记“四防”。防拉伤:运动前需充分热身,如动态拉伸、原地踏步等,持续10分钟至15分钟至身体微微发热。防受凉:避免夜间寒湿时段运动,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物,尤其注意头部、足部保暖。防过劳: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每周运动3次至5次,每次30分钟至60分钟,避免突然加大运动量。防秋燥:运动后补充水分,可饮用淡盐水或食用梨、银耳等润燥食物,缓解口干、便秘等症状。
针对阴雨天气或不便外出者,推荐居家健身,比如瑜伽或八段锦。瑜伽受场地的限制小,能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性和力量。八段锦是传统的养生运动,非常适合室内进行。
白露是调养身心的黄金期。市民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项目,让运动成为秋日里的“活力密码”。
(张颖)
顺应时节养身心
白露时节,如何顺应自然进行养生?晋中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师杨慧强调,白露时节要顺应秋季“燥邪当令”“阳气渐收”的特点,注重防燥、保暖、调畅情志等。
“牙疼”“颈椎疼”“感冒”……进入秋季以来,身边的很多人出现了这类毛病。对此,杨慧建议,要注意保暖,饮食上选择润燥食物,同时要遵循《黄帝内经》中“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养生原则,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节假日也不例外。睡前尽可能营造利于睡眠的环境,不玩手机。入睡困难的人群,可交替按摩神门穴、三阴交穴、内关穴,用拇指指腹按揉,力度适中,每次3分钟至5分钟,每日2次。每日临睡前,还可用热水泡脚15分钟至20分钟,水没过踝关节,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在情志调养方面,杨慧指出,“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秋季草枯叶落,容易引发凄凉之感。建议多登高望远,参加户外活动,接触阳光和自然,保持乐观情绪,可以通过冥想、听音乐、阅读、旅行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同时,与亲朋好友相聚,分享快乐,也可以有效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白露是丰收的时节,也是人体阴阳转换的关键期。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才能为即将到来的寒冬打好健康基础,达到“秋收冬藏”的养生目的。
(闫淑娟)
本版策划:路丽华
本版统筹:张 颖
本版摄影:程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