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民生画卷 书写幸福篇章
![]() |
滨河水厂 |
![]() |
幸福养老社区 |
![]() |
老旧小区焕然一新 |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一座城市,只有在关注民生上取得长足进步,这里的百姓才会真切地感到温暖和幸福。近年来,寿阳县委、县政府把“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作为民生工作第一追求,从道路改造到水厂建设,从幸福养老到安居乐业,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这份厚重温暖的民生答卷、这份朴实无华的为民情怀,正不断为寿阳百姓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道路改造
拓宽发展快车道
秋日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寿阳县城区滨阳路上,伴随着城市的脉动,车流如织,有序前行。“道路通畅、宽阔且景美”,这是滨阳路改造后,老百姓最直观、最欣喜的感受。
“过去,这路可真是让人头疼。”今年72岁的寿阳居民马春生回忆起滨阳路改造前的情景,感慨万千。那时,车行道路面龟裂,平整度较差,与两侧建筑场地的衔接也不顺畅。道路标识系统模糊不清,交通标志老化严重,信号灯系统陈旧,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为提升路网承载能力,方便居民出行,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改善道路行车条件、提升道路路容效果,2024年,寿阳县启动了滨阳路改造工程。这是县城城东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有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回应群众关切问题的生动实践。
“滨阳路为南北走向,起点在鹿泉街,向南延伸,与朝阳街、府东街等多条现状道路平面交叉,止于寿水街,改造工程全长2100余米,红线宽38米。建设内容丰富多样,涵盖道路、照明、绿化、交通信号等多个方面。”山西路桥市政滨阳路改造项目总工许建勇介绍,道路设计上,共设置15米车行道、两侧各4米人行道、4.5米非机动车道、3米机非隔离带,高差较大路段还加设了挡土墙,全线布设5对公交站台。交通设施方面,对道路全线的交通标志、标线、分隔护栏等进行优化提升,在相交路口设置交通信号、路口监控设施,全路段设置交警路段监控、公安监控设备,保障了交通的安全与有序。
许建勇介绍,在照明工程中,全线布置116盏路灯、两座箱变、116座检查井,铺设电缆4220米,让夜晚的道路明亮如昼。绿化方面,种植法桐465棵,机非隔离带采用白皮松、金叶白蜡等多树种搭配,营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
路,是城市发展的血脉,市政道路,连通的是民心。许建勇表示,他们将持续关注市民建议,针对道路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完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道路的长期养护管理工作,确保滨阳路持续发挥社会经济效益,为市民的美好出行保驾护航,让这条道路成为寿阳县发展的亮丽风景线,承载希望,驶向未来。
(张凯鹏)
水厂建设
润泽老百姓心田
水是生命之源。喝上放心、优质的饮用水与每位市民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初秋时节,位于寿阳县交通南路南侧的滨河水厂泵房里机器轰鸣,厂区内有清脆的鸟鸣,宛若一片城市绿洲。
寿阳县滨河水厂,占地47.56亩,设计日供水规模2.7万m3/d,总建筑面积12363.98平方米,总投资13288.78万元。
项目自2013年7月启动建设后,工程投资仅完成约5000万元,进展缓慢。2022年,寿阳县委、县政府将该项目列为2022年寿阳县一号民生工程,随即成立寿阳县供水工程项目指挥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2022年7月1日,滨河水厂成功实现向寿阳县城供水,圆满完成了寿阳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的承诺,让寿川人民吃上了甘甜的松塔水。
项目实现并网供水后,成效显著。2022年7月,滨河水厂每天供水4000余方,到同年12月,日供水量增加到1万方左右,县城公共供水用户全部由滨河水厂供给。目前,所有设施设备已全部投入使用,基本实现自动化运行。先进的净水工艺、严格的水质检测流程,确保了每一滴水都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我家住在二楼滨河水厂没有建好时,水压根本上不来,水厂建成后,松塔水库的水终于送上来了,吃水的问题解决了,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实事。”寿阳居民康小燕激动地说,喝上放心水的他们,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要实现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管理是关键。为此,滨河水厂引入智慧水务系统,该系统立足“安全运行、节能降耗、保障水质、减员增效”,可实时显示水处理量、工艺水质、设备管理情况及生产安全指标和效率指标。它能对自来水厂的所有重点设备设施、工艺段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节点进行集中监视,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全面、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在应急情况下,还可通过加密的控制指令,实现自来水厂重要设备的远程控制。
寿阳滨河水厂副经理贾晋钰表示:“滨河水厂的建成不仅从‘量’的角度解决了群众用水难的问题,同时还通过多重工艺解决了用水‘质’的难题。今后我们将全力以赴保障水厂设施的安全运行,让群众喝上健康水、放心水。”(张凯鹏)
幸福养老
托起最美“夕阳红”
近年来,寿阳县积极作为,持续发力推动城镇养老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全力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全县养老服务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金秋时节,走进寿阳县寿星居幸福养老社区,温馨与欢乐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幸福港湾。
步入社区,东方舞蹈队队长任昌林正与舞伴们翩翩起舞。他们用灵动的舞姿、欢快的节奏,勾勒出一幅活力满满的养老生活图景。自寿星居幸福养老社区正式营业后,任昌林所在的舞蹈队训练场所便从广场搬到了这里。“这里环境好,还能和同龄人一起娱乐,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老年生活。”任昌林感慨地说道。在这里,老人们不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可以尽情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展现出别样的夕阳风采。舞蹈队的转变,正是社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生动缩影。
寿星居幸福养老社区建筑面积达720平方米,功能设施完备,是2023年全省30个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之一,也是寿阳县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承载着众多老年人对幸福晚年的期待。
据寿星居幸福养老社区总经理董云梅介绍,社区分两层,精心设置了两个功能区域。一层为幸福家园,设有接待大厅(智慧医养平台)、多功能活动室、社区食堂、理疗室(泡脚室),主要为老年人提供中医康复理疗、文化活动、精神慰藉、配餐和送餐等服务。二层为爱的港湾,建有医务室、老年居室、健康监测站、洗衣房等,主要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
“社区食堂的菜式丰富多样,红烧豆腐、蒜苔炒肉、西葫芦鸡蛋等菜品营养均衡,价格亲民。”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庞树峰笑着说:“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我非常满意。”社区食堂不仅满足了老人的味蕾,更让老人感受到了家的味道。
老年人需求在哪里,服务供给就跟到哪里。董云梅表示:“我们将继续以亲情化、标准化、科学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体验提升入住率,拓展服务项目,加强成本管理,扩大运营范围,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让老年朋友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生活。”
在寿阳县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寿星居幸福养老社区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温暖与担当。它不仅是一个养老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大家庭,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这里安享幸福晚年,绘就出最美“夕阳红”。
(张凯鹏)
老旧小区
改出美好新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举措,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寿阳县积极响应群众需求,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重点民生实事,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改造工程,让众多老旧小区实现华丽转身,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以前的小区又脏又乱,看着就让人揪心。如今,小区环境干净整洁,居住起来舒适又安心。”寿阳县农行宿舍小区居民陈思钰满脸洋溢着幸福。
农行宿舍小区作为寿阳县老旧小区的典型代表,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该小区基础配套设施陈旧落后,附属设施严重缺失,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寿阳县住建局房产物业股相关负责人孔令照介绍,农行宿舍小区的改造可谓全面细致。涵盖屋面、女儿墙修缮及落水管更换,外墙保温与粉刷,给水、污水、雨水及供热管网改造,强弱电管线规整,围墙修缮,增设非机动车棚并加装充电设施,更换单元门,安装太阳能路灯、监控设备、门禁系统和健身器材,以及地面硬化等多个方面。目前,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小区不仅告别了“老破小”的形象,焕发出新的生机,还大大降低了消防安全隐患风险,赢得了居民的一致认可。
为积极响应落实中央及省、市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寿阳县于2020年正式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并将其列入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自2021年实施改造项目以来,相关部门始终站在群众立场统筹谋划,遵循“先民生、后提升,先急需、后改善”的原则,联合城区、社区及设计单位深入小区实地勘察,全面摸清小区现状,广泛倾听居民诉求,重点解决了雨季屋面漏水、冬季室内温度低、管道老化严重、出行道路坑洼不平、非机动车棚无充电设施配套等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寿阳县2000年以前建成且符合改造范围的城镇老旧小区共有42个,分两批实施改造。”孔令照介绍,第一批改造涉及13个老旧小区及2条外部街巷,总投资1030.27万元,涵盖18栋住宅楼、535户居民,总建筑面积约5.45万平方米。第一批改造项目已于2023年12月顺利竣工验收。第二批改造项目包括29个老旧小区及7条外部街巷,计划总投资约15353万元,涉及62栋住宅楼、2123户居民,总建筑面积约19.11万平方米。第二批改造项目已于2024年8月17日开工建设,改造内容更为丰富。截至目前,已完成工程总进度的90%,计划于2025年12月31日前竣工。
随着老旧小区改造的持续推进,这份改到群众“心窝”里的蓝图还将不断更新。寿阳县将继续为群众创造更加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改造出更多高品质的生活新场景,打造出更多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新样板,让一个个老旧小区重焕生机,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绘就出一幅幅幸福美好的民生新画卷。
(张凯鹏)
本版策划:路丽华
本版统筹:张凯鹏
本版摄影:曹 伟 杨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