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谋发展 百里廊带串新景
记者 李娟
一条廊带,蜿蜒百里,串联起寿阳的青山绿水、产业兴旺与百姓幸福。
百里廊带建设,是寿阳县委、县政府擘画全域乡村振兴蓝图的战略工程,也是一条贯穿寿阳南北的生态廊道、产业廊道、幸福廊道。近年来,经过寿阳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廊带建设从“初见成效”迈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2024年,寿阳县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重点聚焦产业融合、环境提升、数字赋能三大方向,通过“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成功实施第一条廊带建设,覆盖南燕竹镇、平舒乡、平头镇3个乡镇、26个村组,全长108华里,以农旅、农文、农康为主题,打造了3个“燃爆点”、15个关键节点,实现了从环境整治到产业升级的系统性突破。
今年,寿阳县持续发力,以“三建三制三评”行动为纲,聚焦提升村容村貌、沿线环境标准,以及增强乡村产业能力,实施第二条精品示范廊带建设。新廊带覆盖温家庄乡、尹灵芝镇、松塔镇3个乡镇、17个行政村,布局3个“燃爆点”、16个重要节点、16个富民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一轴三核多点”的发展格局,展现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新面貌。
在廊带建设进程中,沿线各乡镇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平头镇福田谷·寿星小镇,通过“文化挖掘——场景落地——利益联结”的品牌化路径及品牌定位、资源运营、品牌传播“三个联动”,持续放大“中华福寿地”区域品牌影响力,实现“一个品牌激活全域振兴”。
平舒乡龙门河村以成功创建省级文旅重点乡村为契机,因地制宜打造文旅发展品牌,依托本地风俗打造龙门客栈、餐饮小院等。同时,以点带面、全面突破,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休闲观光产业发展。
南燕竹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扎实推进以“三提”行动为重点的百里廊带提质工作。提质人居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档农业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节能增效和全链带富;提速科技转化,积极推动科技赋能农业。
温家庄乡以“‘燃爆点’引领、特色村支撑、全域化联动”的思路推进建设,实现“一村一韵”与“全域共兴”的有机统一。在“燃爆点”打造上,以“一步一景、移步换景”为目标;在沿线村发展上,各村侧重特色筑基与功能互补;在全域联动上,以廊带沿线村组为样板,有序开展“三建三制三评”创建行动。
尹灵芝镇建成了集“节点景观带”“和美乡村带”和“富民产业带”三带合一的精品示范廊带。通过实施巷道硬化、挡墙垒砌、路灯安装等民生工程,极大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布局建设8个产业项目,有效带动群众和集体增收,并将阳坡村打造为农文旅融合的“燃爆点”。
松塔镇将廊带建设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提升民生福祉、优化产业布局、迸发发展活力,使廊带真正成为串联起民生改善、产业兴旺与发展活力的“综合发展带”,让发展的成果更直接、更公平地惠及沿线广大群众。
站在新的起点上,百里廊带建设提质工作的号角已经吹响。寿阳县农业农村局将在环境精细化管护、价值链高端化、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持续提质,让百里廊带成为寿阳乡村振兴最动人的实践、最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