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版  下一版第12版:乐享假期·安全
2025年10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节”嗨玩 小心新风险“捣乱”

今年国庆假期恰逢中秋,旅客出行意愿强烈,欢乐之余,安全第一。近年来,旅游出行出现了一些新方式、新业态,随之也带来了一些新型安全风险。本期,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份出游安全新提示。

警惕

“野生”网红景点

新风险

社交平台上的网红打卡地,如废弃矿坑、悬崖边、未开发的“野长城”等,往往未经安全评估和开发,缺乏保护设施,极易发生滑坠、迷路、被困等危险。

避坑指南

避免前往此类区域,更不要为了拍照“打卡”而做出危险行为。出发前,务必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目的地的开放情况和安全条件。

户外

“撒野”有边界

新风险

露营、徒步、溯溪等户外活动日益火热,但野外环境复杂,游客在水边玩耍,对上游山洪的下降往往听不清、看不见,一旦突遇涨水容易陷入危险。

避坑指南

提前研判目的地的地理、气象条件、预警信号。优先选择功能完善的正规营地露营,不盲目跟风挑战“网红野生路线”,不深入未开发区域。

自驾出游

勿轻信导航

新风险

在山区或偏远地区自驾时,切勿完全依赖导航软件。部分导航可能引导至废弃、危险或未通行的道路。

避坑指南

出发前应通过官方渠道了解路况,并准备备用路线,对过于偏僻的路线要保持警惕。

新能源车主长途出行前需仔细规划沿途充电桩位置,以免陷入“充电焦虑”。

规避

“特种兵式”旅行

新风险

“一天逛遍一座城”的极限玩法,容易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反应能力下降,增加意外受伤、突发疾病的风险。

避坑指南

假期出行应合理规划行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休息,安全才能“不掉队”。

谨慎参与

高风险旅游项目

新风险

高空秋千、浮潜、攀岩、滑翔伞等高风险旅游项目备受年轻人青睐,但相关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避坑指南

参与前,务必选择有合法资质的运营商,并仔细了解活动要求和安全须知。同时,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行,切勿盲目追求刺激。

防范

景区人流超限

新风险

假期出行人员集中,著名景区的检票口、观景台、网红打卡点等地往往十分拥堵,若出现人员摔倒、物品掉落,易引发踩踏事件。

避坑指南

提前通过景区官方渠道预约门票,关注实时客流预警,避免在高峰时段集中入园。

警惕

劣质充电宝风险

新风险

无厂名厂址、无合格证、无认证标志的“三无”充电宝,往往采用劣质电芯,在受到碰撞、挤压或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极易引发内部短路,导致设备过热、冒烟,甚至起火或爆炸。

避坑指南

务必选择正规合格的充电宝,严禁放入托运行李中。拒绝使用已出现鼓包、发烫、损坏的充电宝,避免在阳光下暴晒或无人看管时充电,防范自燃风险。

入住特色民宿

牢记消防安全

新风险

木质结构民宿耐火等级低,Loft户型楼梯窄陡,疏散条件不佳,火灾风险较高。

避坑指南

选择正规民宿,查看消防设施是否完备(灭火器、烟感报警器),熟悉疏散通道位置,不在房间内使用大功率用电器或明火。

规范

无人机航拍

新风险

无人机在人群密集区或禁飞区飞行易引发坠机、干扰航空安全,甚至直接造成人身伤害。

避坑指南

严格遵守景区禁飞规定,使用前查询当地空域管理政策,飞行时保持与人群、建筑的安全距离。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