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书房”点亮美好之光
![]() |
胡萍 |
晋中市图书馆馆长胡萍的日常,总是与书籍、读者和各类文化活动紧密相连。作为市政协委员,她不仅全程见证了晋中市图书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更以满腔热忱与务实行动,让这座城市文化地标成为市民汲取知识、涵养心灵的精神港湾,让书香在晋中大地徐徐蔓延。
谈及与图书馆的深厚渊源,胡萍的语气中满是感慨,“2011年接到工作安排后,我一头扎进图书馆的筹建工作,从选址勘察、撰写项目建议书,到完成环评、可研报告,再到办理土地手续、敲定外观设计、规划功能布局,直至后期的运营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全程见证了它的成长,也有幸成为首任馆长。”
晋中市图书馆2018年开馆,如今馆藏资源已从最初的35万册增至57万册,涵盖纸质书、期刊、报纸及数字资源。“我们平时每周开放70小时,寒暑假延时至77小时,每天有35项免费开放项目。”胡萍介绍,馆内有报告厅、展览厅、视听空间、培训教室等,还有新时代理论书院、委员之家,“加上馆外活动、展览阅读、‘七进’服务和24小时服务,全年活动超1600场。”
24小时服务是图书馆的一大亮点。“除每周一进行设备维护外,其余时间不打烊,仅这项服务的入馆量就达18万人(次)。” 胡萍说,“对市级图书馆而言,这充分体现了它的特有价值。”2024年,图书馆共接待读者超88万人(次)。
为让图书馆“活起来”,胡萍围绕不同群体需求打造多个品牌项目。“我们有凤鸣讲坛、晋韵美展、‘晋小图’系列三大品牌,还新增了BOOK思议文旅志愿者团队,这是阅读推广的核心力量。”她还搭建“专家引领+艺术赋能+青年共创”平台,融合高校教师、本地作家、书画家与学生资源,实现经典阅读破圈传播。
面对数字化浪潮,胡萍积极推动功能转型。“电子阅览室属于总分馆建设,读者凭证登录可共享省图、太原市图及11个县(区、市)图书馆资源,实现互借互通。”她指着电子图书展示区,“扫二维码就能进入微信小程序,里面有4000册电子图书,成人、少儿类都有,方便又免费。”此外,远程访外系统还能实时管理读者登录、资源使用等情况。
作为市政协委员,胡萍将业务工作与履职尽责紧密结合。“2025年是我们为市两会提供信息服务的第三年,专门设服务点提供文献查询、资料复印,三年来办理了免押金读者证700多张,填信息登记表600多份,得到大家充分肯定。”2023年,600多平方米的“委员之家”落户图书馆,分为陈列展示、民主团结、协商议政、学习交流四个区域,成为委员交流共享平台。她还提出《关于建立晋中城市书房的提案》《关于推进我市建设智慧型图书馆的建议》,后者获评优秀提案。
“图书馆是城市的精神灯塔,政协委员是连接群众与党委、政府的桥梁,我想让书香飘得更远,让文化力量惠及更多公众和群体。”谈及未来,胡萍满怀憧憬,“下一步将深化品牌建设,扩大‘知行读书会’覆盖面,联合企业建分馆,向乡村、新业态从业者延伸,策划‘阅读+非遗’‘阅读+红色文化’等活动;推动新兴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探索‘书房+文创’运营模式,发起图书漂流公益行动,服务乡村文化驿站;还会加快‘云书馆’建设,新增亲子共读、线上读书沙龙等,打造永不落幕的阅读空间。今后,我会一如既往以本职为根基,以政协为平台,为全民阅读尽绵薄之力。”
从图书馆的书香之地到政协的广阔舞台,胡萍以实际行动诠释委员的担当与对公共文化事业的热爱。在她的带领下,晋中市图书馆正持续点亮市民的阅读之光,让书香飘满晋中大地。(史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