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版  下一版第14版:生活秀
2025年10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药煎服有讲究(二)

1.特殊中药有特殊的煎法吗?

①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20分钟左右,再投入其他药物共煎。常见的有生石膏、龟甲、鳖甲、生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生赭石、生磁石、珍珠母等。另外,有毒性药物也应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

②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易挥发成分,或者有效成分受热时间稍长易分散破坏的药物,宜在其他药物煎出预期效果后,再放入共煎10分钟至15分钟。常见的有钩藤、大黄、薄荷、藿香、木香、青蒿、紫苏叶、沉香、砂仁等。

③包煎药:一般是含黏性成分的药材,影响其他药材出汁;带绒毛、芒刺及粉末状的药材,煎煮后病人难以服用。此类药材通常用纱布包好后,再与其他药材共煎。常见的有车前子、旋覆花、青黛、六一散、滑石粉、麦芽等。如:车前子易粘锅,所以需包煎;旋覆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④另煎:主要是针对一些贵重中药材如人参、金石斛等,为保证其有效成分的煎出,防止丢失,可以另煎。先单独煎煮半小时,滤出药汁,药渣再入药共煎。一些贵重药材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⑤烊化:常见的如阿胶、鹿角胶等药材,需要放入水中或已煎好的药液中溶化,再倒入已煎好的药液中和匀后服用。

⑥冲服:主要是一些贵重且用量较小的药材,不易煎煮出汁,可研成粉随煎煮汤药冲服。常见的有珍珠、琥珀、牛黄等。

⑦泡服:主要指有些代茶饮的方剂,如番泻叶、金银花、麦冬、胖大海等,不用煎煮,用热水浸泡,即可服用。

掌握上述方法,熬制汤药时就不会盲目了。

2.煎煮中药能用微波炉吗?

煎煮中药在容器选择上很有讲究,这是因为煎药的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密切。如今,微波炉日益普及,有些人为了省事,常常用微波炉煎药,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容易导致药材变性: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通过微波作用于食物,使其内部的水分子震动进而产生热量。用微波炉煎中药,会使药材内部分子震动生热,这会破坏药材内部分子,导致药材失去疗效。

②药材煎制方法各异: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各种中药的质地、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煎煮方法有先煎、后下、包煎等方法。而且煎药容器通常加盖,如果使用微波炉,不利于观察药物的煎煮情况,也不方便翻动药材,容易把药煎坏。

③火候和时间难掌握:煎药很讲究火候,火候的控制是根据药材的性质和质地决定的。如气味芳香的中药,适宜用武火急煎,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略煮即可,否则药效减弱。而微波炉加热的原理是快速由内至外,这样不利于药材有效成分的煎出,影响药物疗效。不同的药材煎煮时间也不同。若用微波炉煎药,火候和煎煮时间都难以掌握。因此,在煎制中药时,一定不要因图省事而使用微波炉,否则不仅不能帮你节省时间,甚至还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3.煎服滋补类中药讲究什么?

中药的煎服有很多讲究,滋补类中药也不例外。煎服滋补中药,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

①器具选择有讲究:煎煮滋补类中药时,尽量选用陶瓷砂锅、瓦罐或搪瓷器皿,因为这类器具在煎煮过程中不会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产生化学反应。铁、锡、铝等金属器皿应当禁止使用,因为这类器皿容易和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影响药效。

②水量、火候两相宜:煎煮滋补类中药时,将药放入锅内,加清水浸没药材,头煎水量以浸没药材半寸(约2厘米)为宜,二煎以水浸没药材三分为宜。一般先将药物浸泡20分钟至30分钟,再经文火头煎40分钟至60分钟,二煎40分钟左右。

③煎药容器要盖严:煎药时,为使药物煎透,必须盖严锅盖。特别是贵重的滋补类中药材,更应盖严用文火煎熬。滋补类中药应煎2次至3次,每次煎成200毫升至300毫升为宜。

④辨类煎药须仔细:煎煮滋补类中药时,如药中含有鳖甲、龙骨、龟甲、珍珠母、水牛角等骨质、贝壳类补药,应先打碎煎30分钟至40分钟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煮;而黄芪、党参、何首乌等调理滋补药应用文火久煎1小时再复煎一次,以免浪费药材。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应在去渣的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搅拌,使之溶解,以免与其他药同煎时黏合煮焦。某些贵重中药材应另煮。如:人参应另切成小片,放入炖盅内加盖隔水炖2小时至3小时,亦可用水磨汁或磨成细粉后调服。

⑤服药时间要合理:滋补类中药煎好后,应将头煎、二煎、三煎的煎液混合,晨起空服和晚上睡前服用较好。一般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以免药效成分损失。

(内容摘选自中国健康传媒集团编印资料)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