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锻造“小巨人”硬实力
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
记者 李娟
秋日的梁余山城静谧安详,晨曦的暖阳均匀地洒在山城的每一个角落,近日,记者在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会议室内一早就坐满了前来学习的党员干部,大家满怀热忱、齐聚一堂,共同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会精神让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倍感振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既明确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又指明了未来五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旭东目光坚定,语气铿锵有力,“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道路奋勇前行,将创新驱动摆在核心位置,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把全会精神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科学思路和宏伟蓝图。”
集中学习后,记者跟随李旭东的脚步,走进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的煅烧车间,只见多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们在各自岗位忙碌着,智能化设备与人工操作无缝衔接,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高纯度硅钢级氧化镁粉在智能传输带上匀速前行,经过毫米级扫描后,被精准封装进包装袋中,整个生产流程一气呵成。
“我们公司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产量同比增长15%的稳增长态势。公司聚焦硅钢用氧化镁技术突破,通过组建专项研发团队、共建联合实验室等举措,加速推进国产替代进程。”李旭东说,全会公报中多次提到“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凸显了这些关键词在“十五五”规划中的重要地位。这为银圣科技谋划未来发展指出了方向。
作为全国最大的专业生产硅钢级氧化镁的民营企业和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正以技术攻坚为矛、市场拓展为盾,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凭借自主研发的硅钢级氧化镁,不仅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了产业含智量与含金量的双螺旋攀升,更为传统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样本。
年产值从500万元到3亿元的飞跃,使企业深刻意识到,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面向“十五五”,要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头等大事。李旭东表示,公司将继续聚焦技术创新主赛道,持续加码科研投入,锚定硅钢用氧化镁领域技术制高点。通过系统性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以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全力推动国产化替代进程,力争实现相关产品完全国产供应,打破进口依赖,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在行业技术革新中扛起领军担当。
人才是企业实现创新的根基。走进银圣科技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的教授团队正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李旭东介绍,2020年开始,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与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在南京高淳建起第二研发基地,还与上海交大、宝武研究院专家深度合作,攻克了薄规格材料应用控制、表面涂布性能、重质硅钢级氧化镁制备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硅钢用氧化镁材料。经央企宝武批量验证,该产品在磁导率、铁损等核心指标上超越同类进口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一突破直接带动下游硅钢产业降本增效,成功打破海外企业长达十年的技术垄断格局。
“高校把实验室搬到车间,我们直接在生产线上调试数据,研发周期压缩了三分之一。”李旭东告诉记者,通过产学研合作,目前,公司已有10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技术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还参与制定了黑色冶金行业《取向电工钢用高温退火隔离剂》标准。
“如今,全球8家同类生产商里,我们公司的硅钢级氧化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0%,2024年销量突破1.2万吨、收入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36.5%。”李旭东对未来信心满满,他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加快推进晋中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