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7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版  下一版

第05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上一篇2021年4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妇女榜样郝二蛮

张彦丽

在太行山西麓的榆社县,抗日战争时期有个名震太行的女劳动英雄,名叫郝二蛮(1909—1982)。她虽然已去世,但这一带的人们并没有忘记她,更没有忘记她那抗战年代许多动人的劳动模范事迹和具有传奇色彩的抗日故事。

冲破陋习

1909年,郝二蛮出生在山西省榆社县桃阳村的一个贫苦佃农家庭。由于家贫,她从小就跟父亲下地劳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养成了勤劳的品德。当时,妇女们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被管制在家中不让参加社会活动,更不让下地劳动,尤其是裹足的恶习,使广大妇女深受其害,郝二蛮却与众不同,她从小就讨厌缠足。当她母亲依照习惯给她裹足时,她说:“裹那干啥。叫人路都走不快,裹了小脚,大了怎么能干活?”可她最终拗不过母亲,只好先裏上,背过母亲就又悄悄解掉了,气得母亲常常责怪她“不懂规矩”。由于常年参加田间劳动,二蛮长得身材高大,健壮结实,有一双大脚板,比一般男人还有力气。到了出嫁的年龄,二蛮嫁给本村一位名叫鹿怀英的男子。鹿家生活同样穷苦,且丈夫体质弱,经常生病,因而田间的农活就落到了体健有力的二蛮身上,一年四季总是一个人在地里干活。艰苦的劳动生活磨练了她的思想和意志。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郝二蛮在党的指引下勇敢而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1941年4月,榆社县召开了第一届妇女抗日救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向全县各级妇救会组织提出了“积极宣传抗日,发动和组织妇女参加抗日斗争和根据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妇女的作用”的任务。郝二蛮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向本村妇女宣传抗日,动员她们参加抗日斗争,鼓励她们走下炕头、走出家门,投身根据地的建设。

巧探敌情

1942年,日军对榆社境内进行了疯狂的“扫荡”,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同年9月中旬,仅距桃阳村十余里的圪坨、偏良、岩良,日军凶残地屠杀了162名群众,制造了震惊太行的“圪坨”惨案。这年秋天,刚刚抢收完庄稼,驻县城的日军就来桃阳村一带“扫荡”。一连忙了好多天的群众,在党组织和八路军的指挥掩护下,都安全转移了。郝二蛮没有同群众一道转移,她找到村支书主动要求留下来侦察敌情,村支书经不住她的再三请求,最后同意她留下来。当日军进村后,她把头发弄乱,又从灶下抓了把灰抹在脸上撒到头上,穿上满是脏物散发着臭味的衣服,装扮成一个神经错乱又脏又臭的疯子,然后坐在自己家门口。当日军端着枪满村子抓人抓不到时,突然望见一家门口上坐着一个人,便大叫着冲过去,近前一看,是个又脏又毫无用处的“疯子”,就又骂着走开。

二蛮利用这个“特殊”的身份尾随敌人四处走动,弄清了敌人的兵力、武器装备等情况,并及时向党组织作了汇报,为后来我军歼灭这股敌人提供了准确的情报。也就在这一年,郝二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劳动赛过男子汉

1942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发出了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郝二蛮积极带头在全村开展农业生产劳动。她田间农活样样都会干,种、犁、耧等无不精通,就连掏大粪、挑庄稼、赶脚驮煤等脏活、重活也亲自动手。她到武乡县一带驮、赶牲口,还要一边纳鞋底。为了支援前线,她不辞劳苦,经常顶烈日、冒风雨,把公粮送到百里以外的武乡洪水,还顺便进回沙锅服务群众。当时群众编了顺口溜颂扬她:“桃阳有个郝二蛮,生来一双大脚板,劳动赛过男子汉,能担能挑能下地……”她的模范行为带动了全县妇女参加劳动。1943年5月中旬,郝二蛮光荣地出席了榆社县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成为全县人民学习的榜样。

为了保证农业丰收支援前线,郝二蛮带头组织了互助组、拔工队、变工队,广泛吸收妇女、儿童参加,还结合当地具体条件,于1943年11月创办了晋中第一个季节性农业生产互助组。她领导的互助组,无论是耙地、锄苗,还是割蒿沤粪等,样样农活都走在前面,并影响和带动了全村各组。在1945年7月的锄苗中,她以身作则带动全体组员顶烈日、冒酷暑,苦战15天,于立秋前将110亩秋作物锄了3遍。锄完后又马上组织割蒿3天,衣服划破了没空补,手刺破了也忘了疼,创造了3天半割蒿3600斤、沤肥6480担的奇迹。在二蛮小组的带动下,桃阳村其余各组也定了5天计划,突击割蒿沤肥。紧张的秋收刚过,二蛮的小组又不失时机地转向垡地。当时村里只有3头牲口,没有牲口的组就组织人拉犁。立冬之前,全村土地全部细细垡了一回。

1944年冬,郝二蛮的互助组还在本村开办硝房和饭铺,她办的硝房每月可产硝500多斤,质量也在全县领先,大大增加了组内的收入。她经常向组员们讲:“战士们在前方流血打鬼子,我们在后方为他们熬硝造炸药。我们硝熬得多,鬼子也就死得多。”组员们对日本鬼子都恨之入骨,听了二蛮的话,好像浑身都添了劲似的,干得更欢了。二蛮的互助组开办的饭铺,主要是为路过的八路军伤病员服务。二蛮不仅热情招待、精心伺候伤病员,还积极组织妇女做军鞋,让伤病员们临走时都穿上一双结实舒服的布鞋。战士们感叹地说:“进了二蛮嫂的饭铺,就好像回了家。”在开办饭铺时,有个别组员家里实在困难,暂时垫不出资本来,二蛮便拿出1000元钱、1石黄豆、7斗麦子,支持他们开张营业。

誉满太行

郝二蛮的辛勤劳动,赢得了党和人民的赞誉。1944年11月21日,太行区首届杀敌劳动英雄大会在黎城县南委泉召开。在这次大会上,她当选为“一等劳动英雄”。太行区党委书记李雪峰在会上特别指出:“女人就要学习郝二蛮。她组织全村205户,秋收时互助组发展到32个,组织妇女178人,受到全村拥护,成为全县的第一名劳动英雄。”12月,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召开的第二届临时参议会上,郝二蛮又当选为边区参议员。她的劳动生产事迹被编成《郝二蛮》一书,由太行新华书店出版发行后,在太行区引起了较大反响。1946年6月17日,《新华日报》发表了宁云程同志写的《生产运动中的榆社妇女》一文,重点介绍了郝二蛮同志的劳动生产事迹。同年12月2日,郝二蛮同志光荣地出席了太行区第二届群英大会,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获得一头大犍牛的奖励,一时誉满太行。

1982年,优秀共产党员、当年名震太行的女劳动英雄郝二蛮,永远地离开了生她养她的故乡和热爱她的太行人民,为后人留下了一块永不褪色的历史丰碑!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