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5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2021年9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谷区任村乡走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沿着国槐走廊看产业

葡萄种植户正在修剪葡萄
游客感受采摘的乐趣
工人查看胡萝卜长势

太谷区任村乡“军民路”两侧栽满了美丽的国槐,经过多年的生长,形成浓荫蔽日的 “绿色隧道”,道路在一片绿海中蜿蜒,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之中。

走廊沿途,“国家农业产业园任村拱棚园区”“郝村葡萄园区”“内贾采摘园区”“大南湾蔬菜园区”“东贾彩椒园区”等牌子参差林立。任村乡党委书记弓力说:“这条国槐走廊不仅仅是一条观光路,更是一条生态路、富民路,路两侧囊括了任村乡的种植、养殖、加工等大部分产业,是一条带着任村人民走向乡村振兴的金光大道。”

在任村君和育苗棚里,工人们正在起苗,200多箱红颜草莓苗整装待发。苗圃现有育苗棚6个,年可育苗500万株,是附近有名的育苗大户。负责人任俊萍说,他们打算明年在新棚种点草莓,借着国槐走廊的便利交通条件,不愁草莓和种苗没有销路。

在内贾村王晓光的草莓棚里,大家正抓紧时间栽植,农谷的专家也在现场指导,“大家种的时候注意一下,把小苗挑出来,分开种植,避免造成日后因为生长快慢不同争抢养分的后果,小苗可以专门种一垄,这样效益反而更高。”王晓光有两个草莓大棚,种草莓好几年了,效益非常好,他在县城里买房安了家,孩子也在城区上学,成为地地道道的职业农民。

在内贾村的葡萄拱棚里,石贵栋正在给供应商剪葡萄装箱,他的“早黑宝”采收已经接近尾声,“我种的葡萄不算多,除了接待路边的采摘客户,其他的都让太原的一个水果店包了,家里还有8亩梨,陆续进入采收期了,收成也不错。”

在大南湾蔬菜园区,陈伟正在查看3天前种植的草莓苗,草莓苗长势良好,接下来就该蒙棚了。他在这个园区承包了13个日光能温室,种植草莓十几年了,品质好、销路好、价钱好,合作社社员每棚的毛收入都在8万元以上。现在种下的草莓,11月份就陆续上市了,能抢1个月好行情,每公斤零售价在120-150元之间。合作社的草莓苗都是陈伟自己育的,他说一棵好苗能决定70%的收成。今年陈伟还专门打造了一个立体栽培的草莓棚接待采摘游客,“国槐走廊成了网红路,来采摘的人也特别多,热闹极了。”他憨厚地笑着。

在大郭村的“绿蔬园”胡萝卜基地里,工人拔出一棵胡萝卜查看长势,“长得不错,再有一周就可以规模化收获了。”收获的胡萝卜悉数入库。山西绿蔬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村内废弃砖厂建起2000吨冷库用于储存胡萝卜,在大郭、河西、河东、王思流转600亩土地种植胡萝卜,年吞吐量1000多万吨,在山西蔬菜市场上掌握着胡萝卜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公司发展农业产业化模式,走出了一条“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仓储+批发市场+社区”的产业化模式,带动周边1000多户农户共同致富。

在东贾村的彩椒基地里,张变爱已经剪第三茬彩椒了,前期的价格非常理想,她忙碌的时候也笑得合不拢嘴。自从3年前开始种彩椒,这个基地的面积越发展越大,还建了市场和冷库,收购商直接上门,彩椒不出基地就能卖个好价钱。今年,看好彩椒前景的村民砍掉了效益不好的核桃林,自发流转土地扩大园区面积,彩椒已经成为东贾的一个知名品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蔬菜经纪人。

沿着国槐走廊看产业,越看越开心,乡长白杰如数家珍:“除了蔬菜、水果、干果外,走廊两侧还集聚了温泉小镇、千头牛场、万头猪场、30万只鸡场,青储饲料场等。近年来,任村乡的产业围绕旅游转、功能围绕旅游配、结构围绕旅游调,以田园东谷康谷养生小镇为点,以金色国槐走廊为线,以四季大棚采摘为面,打造全域农旅新业态,让任村乡走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郭晓云 阴娜)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