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祁县新闻
做好“三字”文章 激活党员管理“一池春水”
本报讯 今年以来,祁县把党员管理作为党的组织建设的基础工作,坚持靶向发力、精准施策,通过优化党员结构、细化党员管理办法、畅通后进党员“出口”,持续锻造过硬党员队伍。
严把入口拓“源”。推行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制度,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认真把好党员队伍“第一道关口”。结合实际,制定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注重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做到“早选苗、早联系、早培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推行“三级”预审制度,落实发展党员推荐制、公示制、票决制,拓宽党内外监督渠道,坚决杜绝“带病入党”、徇私舞弊等违规违纪问题发生。实施发展党员“三色”预警机制,以基层党(工)委为单位建立工作台账,动态调控计划指标,及时提醒预警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党员结构不合理、两年以上未纳新等问题,不断提高发展党员精准化、科学化水平。
精细管理增“效”。坚持“因地制宜、按需设岗、人岗相适”原则,注重细处着眼、靶向施策,促进广大党员擦亮担当作为底色。探索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办法,将党员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四个类别,分别采取目标化考核、责任化管理、常态化跟踪等措施,以积分量化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切实提升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组织党员亮身份、当先锋,积极在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中冲在前、作表率,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强化积分运用,采取“自评、互评、组织评”方式开展民主评议,对评出的先进、后进党员晾晒曝光,落实通报表扬和帮教提升措施。
畅通出口提“纯”。针对一些党员出现思想退化、作用弱化、宗旨观念淡化、不履行党员义务和违法乱纪等问题,畅通后进党员“出口”,强化帮教,严肃处置,努力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组织基层党组织将《关于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通知》纳入“三会一课”内容,加强集中学习,并以支部为单位及时摸底统计问题党员,建立工作台账,采取“民主评议、支部决定、党委审批、处置备案”四个步骤,稳妥审慎认定不合格党员,依规细致开展组织处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处置不合格党员21名,其中通过教育帮助限期改正9名,问题严重或帮教无效除名处置12名。(秦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