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30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4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治理有力度 居民生活有温度

—— 和顺县城区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构建基层治理善治新格局

为破解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职责交叉、沟通不畅等问题,近年来,和顺县城区立足新时代基层治理要求,深化社区党组织引领下的“1+3+X”协同议事机制,通过事务共商、服务共做、矛盾共调,探索出了一条“党组织牵头、居民参与、多方共治”的路径,全力构建基层治理善治新格局。

建优建强协商机制

让“议事”有平台

搭建活动载体。本着“阵地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利用社区党群、物业或业委会用房,因地制宜建设小区党群服务站,依托“广场夜话”“睦邻议事厅”等协商自治载体,定期开展各类群众意见征集活动,共协商解决停车位规划、路面修缮、充电桩安装等事项30余件。

完善议事机制。实行“支部提议—共同商议—会议决定—结果公开—督促落实”五步工作法,推动邻里事议一议、好点子讲一讲、烦心事聊一聊,实现基层党建制度与基层治理机制有机衔接。

组建服务队伍。构建社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为主体,网格员、在职党员、“两代表一委员”以及社会组织等百姓议事团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形成“1+3+X”的议事主体架构,汇集更多力量,领办小区内的“关键小事”“民生大事”,成立了一支组织有序、配置得当、管理规范的共同治理团队。

分类问需精准对接

让“办事”有渠道

大事“集中式”办理。针对收集到的加装电梯、业委会组建、物业收费等较大事项,由社区牵头,联动党员、居民骨干等广泛协商解决。项目办小区是老旧小区,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大门更换等突出问题,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并组织召开业主大会,通过改造方案,在各方监督配合下顺利完成改造,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急事“匹配式”办理。针对群众身边出现的急事,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优势,寻求对社区“急事”的专业解决办法。东城社区属于老城区,居民结构复杂、背景文化多元,居民多次反映辖区大部分儿童面临不同的困境,社区联合“梁余妈妈”爱心公益协会,定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不仅改善了困境儿童的生活条件,更促进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难事“联管式”办理。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等社区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三方上报城区和职能部门,实现部门联动、问题联处,通过组织赋能,推动资源整合、治理联动、效能提升。

立足民生强化问效

让“评事”有回音

明确责任主体。充分发动网格员、社区工作者、包联小区干部等力量,深入辖区开展实地走访、入户调研,充分了解议事主题相关信息,为开好“议事会”下好“先手棋”。社区党组织根据议事结论制定解决方案,明确责任部门、限定完成时限、深入抓好落实,确保所议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建立办结台账。按照会商事项“一事一清单”、办结情况“一月一公示”以及反映问题办结情况“一件一评价”的原则,通过建立办理台账、实行结果公示、开展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做到议事成果群众评,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共召开三方议事会21次,通过议事会协商督办,新建停车位28个,开展小区环境集中整治20余次,解决各类问题28个。

完善跟踪督办机制。将居民关注度高、反映较为集中的热点问题,及时纳入为民办事专班问题清单和专项整治;将包联社区、民生诉求办理等工作开展情况,作为社区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下一步,和顺县城区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强化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沟通,调动业委会和物业公司服务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辖区党员的熟人优势、示范作用,引领更多社会力量融入和参与社区治理。聚焦群众的“微”需求、社区治理的“微”细节,推动小区治理更有力度、有温度、有效能,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